下载此文档

《蝉》虞世南.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书法欣赏
作者简介
虞世南:唐代诗人、书法家(558年-638年)字伯施,越州余姚(今属浙江)人。官至秘书监,封永兴县子。人称虞永兴。能文辞,工书法,亲承王羲之七代孙僧智永传授,继承了二王(羲之、献之)的书法传统,外柔内刚,笔致圆融遒丽,与欧阳询、禇遂良、薛稷并称为唐初四大书法家。正书碑刻有《孔子庙堂碑》。诗多应制之作,文辞典丽。编有《北堂书钞》一百六十卷。
唐初政治家,为人沉静寡欲,志性刚烈,议论正直,深得唐太宗器重,重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太宗称他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为五绝。
垂緌饮清露
翻译:蝉垂下像帽带一样的触角吮吸着清澈甘甜的露水
流响出疏桐
翻译:声音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翻译:蝉声远传的原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
赏析:
1、诗人是从哪些角度来写蝉的?诗人笔下的蝉有什么样的特点?
角度:形态、食性、声音
特点:尊贵清高
2、首句表面上写什么?其实想写什么? 运用了何种手法?
表面上写蝉的形状和食性。
“緌”古人帽带下垂部分,蝉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故“垂緌”暗示显宦身份;
“饮清露”,象征着蝉品格高洁,清廉。
暗示自己的显要身份和清廉、高洁的品质。
比兴
比兴
“比兴”本来包含“比”和“兴”两种修辞手法,但人们谈论古典诗歌和民歌时常“比兴”连及,当以“兴”为主,兼有比喻作用,有时即指“起兴”一法。由于“起兴”具有引发、联想等作用,故常置于篇章的开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比方。兴者,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也。

《蝉》虞世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分享精品
  • 文件大小506 KB
  • 时间2017-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