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作用机制 PPT课件.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作用机制_PPT课件第四十章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
及多肽类抗生素
(Macrolides, ycins and polypeptide antibiotics)

Liuminghua
泸州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第一节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分类
抗菌作用及机制(掌握)
耐药机制(略)
体内过程(略)
代表药(掌握)
是一类具有14 ~ 16元大环内酯基本化学结构的抗生素
(16元环)
第一代大环内酯类:红霉素
乙酰螺旋霉素
麦迪霉素
吉他霉素
交沙霉素
(14元环)
第二代大环内酯类:克拉霉素
罗红霉素
阿奇霉素
罗他霉素
(14元环)
(15元环)
(16元环)
分类
第三代大环内酯类:酮基大环内酯类者。有泰利霉
素和喹红霉素
一、抗菌作用及机制
⒈抗菌作用
⑴抗菌谱(窄,与青霉素相似而略广)
第一代
第二代
⑵抗菌活性:抑菌作用(治疗剂量)
①大多数G+菌包括MRSA有效
②极少数G -杆菌(百日咳杆菌、嗜血杆菌)
③ G -球菌:脑膜炎双球菌
④部分厌氧菌
⑤其它:军团菌、弯曲菌、支原体、衣原
体、弓形虫、非典型分枝杆菌
抗菌谱扩大,抗菌活性增强,对G -杆菌有效
⒉抗菌作用机制
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不可逆地结合到50S亚基
14元大环内酯类阻断肽酰基t-RNA的移位
16元大环内酯类抑制肽酰基的转移反应
少数促使肽酰基t-RNA从核糖体上解离
特点:
与林可霉素类和氯霉素合用可发生拮抗作用
对哺乳动物细胞几无影响
二、耐药机制
⒈产生灭活酶
⒉靶位改变
(核糖体的结合部位甲基化产生耐药)
⒊摄入减少和外排增加
⑴酯酶、葡萄糖酶(水解酶)
⑵磷酸化酶、乙酰转移酶和核苷转移酶(钝化酶)
克拉霉素
⑴对酸稳定,但首过消除明显。
⑵第二代大环内酯类,抗菌活性强于红霉素。对G+菌、嗜肺军团菌、肺炎衣原体的作用是大环内酯类中最强者
⑶应用同红霉素,亦与甲硝唑合用于消化性溃疡的抗HP治疗(可用阿莫西林替换)。
⑷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
阿奇霉素
⑴抗菌谱较红霉素略广,且对G -菌抗菌活性强于
红霉素。甚至于对某些细菌表现为杀菌效应。
⑵第二代大环内酯类, 对肺炎支原体的作用是大环内酯类中最强的,但对金葡菌、肺炎球菌的抗菌活性弱于红霉素。
⑶耐酸,口服用于呼吸道感染的治疗
⑷不良反应较红霉低。
第二节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代表药


抗菌作用
林可霉素(ycin)
克林霉素(clindamycin)
⑴抗菌谱较窄,与红霉素相似。
⑵最主要特点是对各类厌氧菌、G+有强大
抗菌作用。
⑶但对 G-杆菌、肠球菌、MRSA、肺炎支原体无效。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作用机制 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luyuw1
  • 文件大小419 KB
  • 时间2017-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