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特色产业的识别与指标体系的探索.doc区域特色产业的识别与指标体系的探索
[摘要] 选择合理的特色产业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的作用和经济竞争力的增强是不言而喻的,对产业发展尚不够成熟的区域来说尤为重要;本文从特色产业的内涵出发,研究特色产业评价指标体系,为区域选择合理的特色产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 特色产业比较优势专业化
一、前言
产品差异性是增强经济主体对经济主体对市场控制能力和收益的重要因素。特色产业具有不同于一般产业的“特色”,而这一特征正是产业差异性的来源,构筑了强势的产业竞争力。特色产业的选择合理与否,不仅关系到优势或特色产业本身的发展,而且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优化以及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都产生重要的影响和带动作用。
二、特色产业的内涵和特征
特色产业的“特色”是产业差异性的表现,针对特色内涵的解读,路富裕(2001)认为:“所谓特色产业,是指在一个县、一个市或更大的范围内,以资源、技术、人才、区位等方面的优势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特色产品为龙头,以骨干企业为依托,形成庞大的生产经营群体,其产业具有规模优势和规模效益;具有较强的特色,较长的产业链,较高的知名度,较好的发展前景;具有市场化、规模化、一体化、集约化的特点。王芳(2004)对特色经济进行了研究,对于特色产业,根据其研究成果可以理解为:特色产业是指在一定的经济区域范围内,以特色产品为前提,以特色产业群的建设为核心,以特有资源转化为基础,以特色技术为支撑,具有市场适应性、效益性、开放性、稀缺性和可持续性的比较优势产业。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总结特色产业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指特色产业总是依附于一定的空间地域,区域的特色资源是特色产业形成的基础,离开一定的区域,特色产业将失去存在的基础和条件而不复存在。同时独特的生产技术、工艺、及流程和管理组织方式是特色产业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支撑。
特色产业要形成经济特色或优势,必须有一定的规模,具有资源储量大、生产能力大、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大等规模经济比较优势。特色经济的发展最终取决于市场规模的大小。
特色产业应是具有区域比较优势的产业,实现较高的经济效益目标体现特色竞争力,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的重要依据之一。产业效益体现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产业成本效益较高,明显的比较成本优势使特色产业专属于某地区;产业关联效益较高,这是特色产业经济拉动性的标志。
三、特色产业的评价原则
评价特色产业,必须先确定评价标准。特色产业应是可把握、可测量和可比较的。因此,为了尽量准确科学地反映特色产业因具备的特征,评价指标的设计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必须是尽可能完整地反映各个因素的指标,但并不是说指标越多越好,越复杂越好。必须从地域性特征,规模性特征和效率性特征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描述。因此,统计指标体系的分类既有绝对指标,又有相对指标;既有总量指标,又有结构指标;既有数量指标,也有质量指标,各种指标不是简单地组合,而是有机地联系起来,组成一个比较合理、严密、有层次性的指标体系。
。所谓科学性原则,即选择评价指标要尽可能客观地揭示特色的本质特征,指标要采用大量的客观数据,数据的获得要有权威性和准确性,这样得出的结果才具有客观胜和一般性。
3.
区域特色产业的识别与指标体系的探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