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预测及时反思
摘要:要达到古诗文教学的有效性、高效性,古诗文有效备课是基础和关键。本文主要阐述了做好古诗文有效备课应注意的几个事项。
关键词:古诗文;有效备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达到古诗文教学的有效性、高效性,古诗文有效备课是基础和关键。
一、广泛涉猎,打基础
郑杰说:“学习可能就是这样一种东西,它使学生亲近你,使你永葆活力和魅力。”初中阶段,收录的大都是唐、宋以来的诗词歌赋,虽耳熟能详,但在形式方面也有碍于阅读和欣赏的方面。诗词格律、语法特点、修辞手段、艺术形式、风格、流派等,都是问题所在。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古诗词常识的掌握。韵脚、押韵、节奏、韵律;歌、行、引;诗、词、曲;四言、五言、七言、杂言;古体、近体;律诗、绝句……这样才能厚积薄发,在教学中闪现智慧的火花,生成新的东西,实现有效的目的。先进理念的指导,网络触手可及的材料,图书馆丰富的直接经验,都是我们身边的资源。
二、点面结合,立目标
新课程改革下,倡导有效教学、高效教学,教学目标的确立,是备课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点面结合,立目标,就是达到实用、高效的捷径。把新课标关于第四阶段古诗文教学的目标和课本单元目标作为几个不同的“面”,每篇古诗文的备课就成为无数的“点”,备课时,点面结合,确定目标,就不会旁逸斜出,就能达到实用、高效。例: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小石潭记》的教学目标确立。关于初中古诗词,新课标规定: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其中,第四阶段的目标要求:诵读古代诗文,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依据这个“面”,再来看几个“点”。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的单元教学目标规定:反复朗读、背诵,深入体会作者的感情,体会游记文章写景与抒情相结合的写法。品味古诗文名句的思想感情,结合亲身体验加以理解。《小石潭记》文笔清新,有诗情画意。文章以写景见长,着力渲染凄寒的气氛,把自己抑郁失意的隐痛巧妙地寓于凄清幽邃的自然景物中。八年级的初中生有着小学六年和初中两年的文化底蕴,能读,能背诵,但理解和赏析还欠缺。
依据以上的三个“点”和一个“面”,确立本课教学目标为:①积累文言词语,在通晓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背诵课文。②学习综合运用多种技巧(先声夺人、比喻、正面描写、前后照应),细致真切的描写景物的方法。③理解作者借游记寄托的思想感情,获得健康的审美感受。
重点为:写景的多种技巧及借景寄托的思想感情。
难点为:理解文中的乐与忧。
三、剖析学生,定难易
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学习。备学生成了备课三大重点之一。以古诗词为例,初中生已经有了六年的古诗词文化积淀,视野拓宽,理解能力增强,又切不可浅尝辄止。在现代社会中,学生们接受着来自不同渠道的信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积淀,教师必须考虑学生对古诗词掌握的实际水平,定难易,进行有效备课,达到有效教学。
四、深挖教材,作根本
教材是众多学者、专家心血的结晶,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以古诗词为例
客观预测 及时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