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关注亲子共读 共建“阅读生态圈”.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关注亲子共读共建“阅读生态圈”
摘要:2015年全国两会中,“全民阅读”再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中,全民阅读的春天来了,该怎样播下阅读的种子?阅读不能脱离家庭。所谓亲子阅读,又称“亲子共读”,即以书籍为媒介,以阅读为纽带,让孩子和父母共同分享多种形式的阅读过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情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让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及思维能力去探索向他敞开的丰富世界,将享受阅读的习惯从家庭中培养起来,是非常值得去努力的事情。那么,当前的亲子阅读中存在着哪些问题?作为一名语文教学工作者,该如何推动亲子阅读的进行呢?针对这些现象,研究出了亲子共读的几个策略。
关键词:亲子共读;低段;阅读生态圈
一般来说,孩子的阅读分为自主阅读和陪伴阅读,亲子共读是陪伴阅读最重要最常见的形式。0~6岁年龄段的儿童,亲子阅读就是大人读,孩子听、看和想;6~12岁,即小学阶段,一般是由亲子阅读向自主阅读转变的阶段。该转变不能一蹴而就,尤其是第一学段,不宜过早“断奶”,而要坚持亲子阅读,遵循由大人读,孩子听,大人孩子共读交流,分享读书感受。

0~6岁阶段的亲子阅读对家长而言,掌握“读给孩子听”的能力就可以了,而进入小学后,亲子阅读对家长要求更高,除了“读给孩子听”,还需要家长解答疑难,引导孩子思考,提高孩子阅读能力并健全人格,这就需要家长掌握一定的亲子阅读策略。
一、现状分析引思考
低段孩子识字量少,集中注意时间短,对文本较为复杂的情节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因此,除了课堂学习外,鼓励家长协助孩子跨出阅读的第一步也是必不可少的。然而,笔者任教学校地处农村板块,学生家庭的亲子阅读不容乐观,存在以下现状:
1.“土”之贫瘠――缺少读的意识
笔者任教班内的家长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其中一大半是小学及中学文化程度,本科生以上学历较少。很多家庭不订报纸、杂志,也没有藏书,家长常忙于工作而缺乏对孩子阅读的陪伴指导。
2.“气”之稀薄――缺少读的氛围
部分学生的家庭情况复杂。父母或在外地打工,或是离异单亲,或缺乏技巧而疏于教育,家庭缺少亲子共读的氛围。
3.“光”之微弱――缺少读的策略
大部分家?L对亲子共读的观念仅停留在“大人读,孩子听”“为了孩子能多识几个字”等浅层观念,而忽视了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
4.“雨”之淅沥――缺少读的材料
经调查,大部分学生的课外书来源都是邻居高年级读过的,或者哥哥姐姐读过的,很多都不符合低段孩子的阅读特点,并且都是很陈旧的书。
综上而言,良好的亲子共读的环境建设犹如一个复杂的“生态圈”,“土壤”“空气”“阳光”和“雨露”,四者缺一不可。因此,亲子阅读课不仅可以指导孩子如何阅读,更重要的是引导家长学习一定的阅读策略,关注亲子阅读!
二、课堂研究谋策略
美国教育家霍力斯?曼曾说:“一个没有书的家,就像一间没有窗户的房子。”而小学阶段,没有亲子共读的孩子,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即使拥有丰富的物质资源,也终究成不了汪洋大海、参天大树。因此,为了能更好地构建一个拥有“土壤”“空气”“阳光”和“雨露”的亲子共读生态圈,我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不同的绘本载体,研究了几个绘本亲子共读的策略:

关注亲子共读 共建“阅读生态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泥巴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17-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