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 江浙进口商品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比较分析
一、选题的背景、意义
长期以来,关于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大方面:第一,研究对外贸易总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探讨是对外贸易的增长推动了经济增长还是经济增长带动了对外贸易的增长;第二,重点考察一国或地区的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无论是哪一方面,都忽视了进口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2009年我国进口总额()比2000进口总额()。
江苏与浙江这两个地理位置相连、且同处长三角的省份,不仅在中国经济中占极其重要的地位,且两省在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上也处于领先地位。在进口总额上,%,比2000年增加了近2个百分点。同时,江苏的进口总额则以更加明显的速度提升,%%,增加了5个百分点。强劲进口的态势为全国和地区的经济增长起到了不小地推动作用。在进口商品的结构上,工业制成品占进口总值的比重逐年增加,而初级产品的增长幅度明显较小。机电产品作为近几年我国最主要的进口商品,其进口量增长十分明显。但同处长三角的江浙两省,机电产品的进口比重却出现了很大的差异。仅2009年,%,%,相差近40个百分点。在经济总额上,,,两省的GDP存在一定的差距。
随着全球经济地逐步复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是目前经济发展的关键。进口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尤其是在开发度高的地区,优化现有的进口商品结构,对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因此,比较分析江浙两省进口商品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从而为浙江优化进口商品结构,提高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提供借鉴显得尤为重要。
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
(一)国外研究动态
1、早期的理论分析
进口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时代。Adam smith 认为,出口带来的收益及换回本国需求的产品没有机会成本的付出,因此必然促进本国的经济增长。Ricardo 指出,通过对外贸易从国外获得较便宜的食品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原材料,从而阻止在本国发生作用的土地收益递减的倾向,促进经济增长。
Heckscher 、Ohlin和 Mill也认为进口贸易能够促进经济增长。Heckscher和Ohlin在H-O理论中提出,一国出口的应是以本国丰富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商品,进口的应是以本国稀缺要素所生产的商品,这样的自由贸易可以是双方都获利。Mill认为,通过进口,引进本国不能生产的、经济活动中必须的或必不可少的原材料、机器设备等物质资料,同时推动国内生产过程的创新和改良,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产品进口造成新的需求,刺激和引导新产业的成长,从而带动本国经济增长。
在古典经济学家的研究基础上,之后的经济学家对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做了进一步的探讨。Robertson 和Nurkse 在“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这一命题中认为,一国出口的扩大意味着进口能力的提高。进口中的资本货物对经济落后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一方面,资本货物的进口使该国获取国际分工的利益
江浙进口商品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比较分析【开题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