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
---大学生安全教育专题
引言
近年来,社会治安状况每况愈下,高校大学生的恶性治安案件时有发生,已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对大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社会上的一些不法分子针对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容易上当受骗的弱点,利用招聘、募捐、传销、中奖、乞讨、求助、交友等名义,对大学生实施诈骗等犯罪活动,致使一些大学生上当受骗,蒙受损失;一些大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手机、书包、挎包等随便乱扔乱放,离开寝室不注意随手关门,个人财物丢失、被盗被扒现象时有发生。本文从提高防范意识、增强自身保护能力,如何妥善保管个人财物,如何识别和防范扒窃、偷盗、诈骗、抢劫、抢夺等典型案例入手,对不同作案人的惯用手法、行为举止、作案时间、地点、对象等一些带规律性的特点作了详细的分析,对遭遇歹徒时如何保持冷静、沉着应对,自救、求救和报警等等作了温馨提示。
案例荟萃
案例1
假老乡装好人调包记
在开学返校的途中,小珍一个人带着大包的行李在候车室等待,一个中年模样的女人和她搭讪,一阵交谈后,中年女人喜出望外:“原来是老乡呀,我说见着怎么这样亲切!”中年女人对小珍嘘寒问暖,还关注她小心骗子,这让小珍心里踏实了许多!不一会,一个男子在小珍旁边坐了下来,停留几分钟后又离开了。小珍继续和中年女人闲聊。不一会儿,那男子行色匆匆地回来了,很急切地在找东西。中年女人见状,热心地问:“大哥怎么了?”那男子急切地说:“我的银行卡掉了,里面有近万元的存款,刚才就我们三人在这儿。怎么转眼间就不见了呢?”中年女人为证明自己的清白忙把自己的银行卡递给那男子检查,并说了密码和存款数目。小珍本不愿意,可在中年女人的劝导下,照实把卡递给了那男子,并把密码、存款都如实告之。原来,中年女人和那男子是一伙的,在检查后,小珍的卡就已经被调包了。
温馨提示
常言到: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返校或回家的途中最好有同学一起。途中要提防各种过于热心的“好”人。要防止将自己的财物如手机等借给陌生人用,否则肯定是有借无还;如对方实在有困难,可建议其向110求助。防止泄露自己的卡号、密码,小心调包和抢劫。遇到陌生人要求帮忙看管行李包时,不要善心大发,建议他们将包寄到存包处。
案例2: 手机短信有诈
近段时间,某校同学不断有人收到短信称:在庆祝移动公司(或联通公司)用户突破*****万的抽奖活动中,你的手机幸运中得二等奖,。请速与某某电话联系。
温馨提示: 一看中奖信息,大家往往是喜出望外,马上电话联系中奖事项。电话接通后,对方通常是要求你先打一部分手续费到某账号,这种做法是骗子惯用的伎俩,这时候的你就要有所警觉了。首先,我们要相信:天上不会掉馅饼,只会掉陷阱。看到中奖信息后,我们得认真仔细地想想,为什么不电话通知而要用短信?再看发信息的号码,很多都是私人的手机号码。如果你非要要相信天上会掉馅饼的话,请你打电话给移动公司(或联通公司)询问
案例3: 伪装落难大学生进行诈骗
今年10月,有一位自称某名牌大学来自贡搞社会调查的大学生在我院周边多次行骗,使不少大学生“中招”。这位行骗者自称在自贡进行社会调查,信用卡被银行柜机吞掉,或是现金、证件被盗等,与导师失去联系,现无钱回家、住宿或者吃饭。有一学生在客运站被骗100元,把钱给了这位骗子,还送他上车,并嘱咐他要注意安全.
温馨提示遇到此类情况,要冷静思考。骗子主要选择单个的学生行骗。诈骗地点一般选择在校外学生活动较为集中的路上、公用电话旁、自动取款机旁、公共汽车站、火车站等地。诈骗时间通常选择在晚上进行,作案后利用夜色快速逃逸
案例5: 谎称孩子出事向父母骗钱
不少大学生通过互联网应聘投下简历,或者在QQ聊天室与网友聊天时留下电话号码,一不小心就落入了骗子的圈套。骗子通过上述途径获得学生或某家庭的电话号码,然后冒充电信局或公安机关打电话给学生:“为了调查方便,要求你在某段时间关掉手机。”当学生关掉手机,行骗者会打电话给他们的家长,谎称自己为某同学的辅导员或医院的医生,现该同学得了急重病或者发生交通事故,急需一大笔钱才能动手术,请家长把钱汇到指定的账户上,在家长心慌意乱又与子女联系不上的情况下骗取钱财。
类似案例
一朋友手机不小心被偷了。两个星期后,他在外地旅游的时候,收到深圳的一部手机发送的短息:“请注意:我们将连续六小时内不断地拨打你的电话,请作好心里准备。你可以选择关机,谢谢!”在收到这条信息后,便有一部深圳的小灵通不打来电话,康一接听,对方就说:“我们将在六小时内连续不停拨打你的电话,你可以选择关机“。康问对方为什么这样做,对方回答说是测试;然后挂机。此后,康大约每分钟接到一次由这部小灵通打来的电话,康每次接听,对方就叫他关机。对方不断地拨
树立安全意识 学会自我保护 谨防上当受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