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诗词鉴赏专题知识.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诗词鉴赏专题知识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明确考试的基本要求
2、熟读背诵要求背诵的诗歌及词
3、储备诗词基本的文学常识或古代文化知识
4、掌握诗词语言的基本特点及诗词表现技巧
5、掌握诗词的基本答题方法和技巧
基础知识的储备

(1)先秦时期:我国诗歌史的起点——《诗经》,大多是民歌,以四言为主,创造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开创了现实主义诗歌传统。
(2)战国时期,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楚辞,开创了浪漫主义传统。
(3)西汉魏晋:汉代诗歌占主体的是乐府民歌,大多是五言诗,它标志着叙述诗进入一个新的更趋于成熟的发展阶段。最具代表性的是《孔雀东南飞》。汉末魏初出现了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建安诗人。他们的诗歌具有慷慨悲凉的风格,奠定了语言诗在文坛的坚定地位。
(4)东晋时出现了大诗人陶渊明,他的诗以描写田园风光为主,平淡自然,醇厚有味,富有意境。
(5)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内容广泛,语言质朴无华,风格豪放刚健,以五言为主的同时,还创造了七言四句的七绝体,成就最高的首推《木兰辞》。
(6)唐宋时期:唐代的诗歌在汉魏古诗的基础上,创造了格律诗(更讲究平仄和韵律),有绝句也有律诗。宋代格律诗逐渐衰落,但这时期出现了一位产量最丰富的爱国诗人陆游,他的诗歌揭露了外族入侵,统治者腐败无能给国家民族带来的苦难,有现实主义精神。
宋代格律诗逐渐衰落,代之而兴起的是词。词产生于唐,兴盛于宋,它比诗歌更讲究平仄音韵。
豪放派: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大多把个人命运同国家命运联系起来,词风雄厚、开阔、奔放。
元明清时代又出现了新的形式——散曲。以马致远、关汉卿为代表,有《》和《窦娥冤》。
清代的龚自珍(《己亥杂诗》) 。
2、熟悉体裁:
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也叫“古诗”或“古风”,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律诗称为近体诗,而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诗称为古体诗。古体诗按照诗句的字数分为四言、五言、七言、杂言。古体诗语言接近口语,形式比较自由,不讲求平仄、对仗,表现方法多样,多有名篇杰作,是一份珍贵的诗歌遗产。
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绝句,又称“绝诗”,每首四句,常见的有五言、七言两种。
律诗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每两句组成一联,每联有专门名称:一、二句称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称颈联;七、八句叫尾联。每联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律诗绝句有严格的平仄、押韵规定。但绝句对仗比律诗灵活自由,甚至可通篇不对仗。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
词:是近体诗之后产生于盛唐,流行于中唐,发展于晚唐与五代,成就于宋代的一种新诗体。词又称长短句(句子字数不等、长短不一),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词分三类:小令:58字以内: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中调:59至91字,长调(92字以上,三阙以上)。词有词牌,词牌严格律定了每首词的格律和音韵。
曲(散曲)分为“小令、套数”。是宋金时期逐渐形成的一种新诗体。小令只含一支曲子,而套数至少两曲,但只有一个曲调。曲与词的最大不同,是曲可在词规定的字数中增加衬字,从而增加语言的生动性,更自由灵活地表达思想与情感。
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二、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明确考纲要求
写什么?
怎样写?
为何写?
古典诗歌的形象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主要包括:
⑴从整体上了解作品描绘的生活图画中的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形象;
⑵了解形象的个性特征;
⑶了解形象的典型性;
⑷分析、判断形象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社会意义。
意象
意境
常见意象
形象

诗词鉴赏专题知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分享精品
  • 文件大小520 KB
  • 时间2017-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