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规范》为人师表——.ppt践行《规范》为人师表
——教师职业道德今昔谈
主讲:王树林
天地君亲师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师道尊严为人师表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学为人师行为示范
(北师大校训)
上古时期(公元前27世纪至23世纪)
皇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尧舜选契作“司徒”
师德标准: “聪明而仁”
一师德的由来与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221年,东周)
孔子——“万古师表”
“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
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子贡)
师德标准:“仁且智”
南宋时期(公元1130年——1200年)
朱熹亲订《白鹿洞教条》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右五教之目。尧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也。
学者学此而已,而其所以学之亦有五焉,具列如左:
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右为学之序。学、问、思、辩四者,所以穷理也。
若失笃行之事,则自修身以至处事,接物,亦也有要,具列如左:
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右修身之要。
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右处世之道。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右接物之道。
“是以君子心廓然大公,其视天下无一物
非吾心之所爱,无一吾辈在无职之所当为。
虽势在匹夫之贱,而所以尧舜其君,尧舜
其民者,亦未尝不在吾之分内也”
——这是古代关于师德规范,
最完整、最清晰之表述
明清时期(公元1368年——公元1911年)
书院的师德规范
《程董二先生守则》
居处必恭步立必正视听必端
言语必谨容貌必庄衣冠必整
饮食必节出入必省读书必专
豫南书院师德四规
其一,敦德行以端本原也;
其二,勤研讨以践实学也;
其三,重师友以求夹持也;
其四,谨交游以遵礼法也。
群玉书院设“亲师斋”铭曰:
主善为师德业所资,狎而敬之,畏而
爱之,亦趋亦步,朝斯夕斯,熏陶既久,
其益无涯。
我国古代师德观总结
孔子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孟子以身作则因材施教
荀子尊严而惮
韩愈传道,授业,解惑
朱熹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政治观道德观社会观教学观
践行《规范》为人师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