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
张勇
贵州财经大学
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计划财务处处长
******@.
11/30/2017
1
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
内容框架
内部控制概念的演变
1
内部控制的目标、要素及局限性
2
内部控制的最新动态
3
内部审计定位与功能
4
内部审计发展趋势
5
11/30/2017
2
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
开篇案例:内部控制的重要作用
据KPMG2006年的欺诈识别手段调查显示,内部控制是企业领导者识别内部欺诈行为最重要的手段,占所有重大欺诈案件的38%。
11/30/2017
3
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
“内部控制能够帮助我们绕过途中的陷阱,到达目的地。”
——MOTOROLA总裁加利·吐克
“公司失败都是由内部控制的失败引起的。”
——英国银行主任 Adrian Cadbury爵士
开篇案例:内部控制的重要作用
11/30/2017
4
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
内部控制概念的演变大致可划分为四个历史阶段:
内部牵制:上世纪40年代前
内部控制制度:上世纪40年代末至80年代
内部控制结构: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
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上世纪90年代之后
1 内部控制概念的演变
11/30/2017
5
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
(上世纪40年代前)
内部牵制的基本设想: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部门无意识地犯同样错误要比单独一个人或部门犯错误的机会小;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部门有意识地合伙舞弊的可能性大大低于单独一个人或部门舞弊的可能性。
实践证明这些设想是合理的,内部牵制机制确实能有效地减少了错误和舞弊行为,因此在现代的内部控制理论中,内部牵制仍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11/30/2017
6
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
1. 2内部控制制度(上世纪40年代末至80年代)
1949年,美国会计师协会的审计程序委员会在《内部控制——协调组织要素及其对管理当局和独立职业会计师的重要性》的报告中,对内部控制首次作了定义:
“内部控制包括组织机构的设计和企业内部采取的所有相互协调的方法和措施。这些方法和措施都用于保护企业的财产,检查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提高经营效率,推动企业坚持执行既定的管理政策。”
1958年10月,审计程序委员会发布了《审计程序公告第29号》,对内部控制定义重新进行了表述,将内部控制划分为
内部会计控制
内部管理控制
11/30/2017
7
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
1. 4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上世纪90年代之后)
1992年,美国“反对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即Treadway委员会)下属的由美国会计学会(AAA)、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国际内部审计人员协会(IIA)、财务经理协会(FEI)和管理会计学会(IMA)等组织参与的“mittee of anizations,简称COSO)”发布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Internal Control -Integrated Framework)”报告,即“COSO报告”,该报告对内部控制作了权威定义: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当局及其他人员为达到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活动的效率性和效果性、相关法律法规得以遵循等三个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11/30/2017
9
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
2 内部控制的目标、要素及其局限性
根据COSO《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内部控制的目标包括:
财务目标: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经营目标:保证经营活动的效率性和效果性;
遵循目标:保证相关法律法规得以遵循。
11/30/2017
10
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
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培训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