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青铜器介绍.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主题?
铜奔马
马踏飞燕
1
天马惊现宇内
2
青铜铸造工艺
3
谜团与展望
1969年秋初,文化大革命正在激烈进行,为落实毛泽东“深挖洞、广积粮”的号召,当时的武威县新鲜公社新鲜大队在“雷祖观”挖防空洞。一天,他们在挖掘过程中发现了一面青砖墙。于是乎,和无数国宝的出现一样,墙倒青铜现,天马始横空!青铜宝马被移入甘肃博物馆。
1971年9月中旬,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郭沫若陪同柬埔寨王国民族联合政府首相宾努亲王到兰州访问。一日,郭沫若前往甘肃省博物馆参观。郭沫若被这个出自东汉末年对其中一件飞跃奔驰、三足腾空、右后足踢踏一展翅做回首惊望状飞燕的铜马大加赞赏。郭沫若回京后不久,铜奔马就被调到北京。10年后,又被国家旅游局列为中国旅游标志。从此,铜奔马为“天下第一马。
天马数据
总高:
总长:45cm
总宽:13cm
总长:45cm
总宽:13cm
云雷纹
几何纹包括云雷纹、绳纹、环带纹等,主要作为青铜器表装饰的底纹。其中比较常见的如云雷纹,是以连续的回旋线条构成的。圆形的回旋纹样单称“云纹”;方形的回旋纹样单称“雷纹”。云雷纹大多以二方或四方的连续性组织构成底纹,用以衬托器面上的主要花纹,但也有单独作为装饰图案的。
青铜器的装饰有其自身的特点,在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制造者已经能够根据器物的器型构造特点以及纹饰的主次关系进行装饰,使青铜器成为完整统一的艺术整体。
青铜器的装饰中最引人注目的首先是装饰面的划分,商周时期的青铜制造者会根据不同造型的器物来确定装饰面,将形体与平面的装饰进行有机的结合。如在有圈足双耳的簋上,以两耳为准,纵向分为前后两个大装饰面,用相同的纹样进行装饰;在三足的鼎上,则以三足向上的延伸线作为纵轴线或分界线,划分三个装饰面;在方形的器物上,则以四角为界线,划分为四个相同的装饰面。用这种方式划分装饰面,确定轴线及分界线,既是器型构造的要求,也适应了铸造过程中拼范的工艺,避免因范块拼合发生错动而破坏单位纹样的规整性。
其次是主次关系的确定,商周时期青铜器装饰纹样的组织形式,有单独纹样、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纹样。如在主要的装饰面上往往施以单独的兽面纹,或者施以四方连续结构的云雷纹、乳钉纹等。有时则采取相反的办法,主要装饰面不施纹样,完全空白,而在其他部位施以纹样。但无论怎样,都是为了达到器物造型特征突出和完整的艺术效果。而且为了使主要装饰面上的装饰纹样鲜明突出,常常采用三层重叠的组织结构,俗称“三层花”,即以比较宽大凸起的条状或团块构成主体纹样(通常为兽面纹),高出器物的表面和其他纹样;在主体纹样之上,复饰以阴刻的纹饰,主体纹样之外的空地,则辅以浅而细密的云雷纹。这样,就使主要装饰面的装饰纹样显出三个层次。这是运用线条的粗细(面和线)、疏密、高低和阴阳的变化取得艺术效果的一种卓有成效的装饰手法。
此外,青铜器口沿下装饰带的对称轴上,或器物的双耳或提梁的两端,经常以立体或高浮雕的兽头甚至是完整的动物造型做装饰。还有些器物的整个形体或局部,制作成动物或人物的形象,这也是青铜器装饰的一种表现形式。
夏代处于青铜工艺发展的初期阶段,目前在夏代遗址考古发掘中出土的实物较少,因此对这一朝代的存在情况学术界还有争议。不过,从商代青铜器的发展水平来看,在此之前青铜工艺应该有一个相当长的发展时期,因此这一阶段无疑是存在的,而且从一些文献的记载来看,夏代无疑是使用过铜器的,如《越绝书》中就有“禹穴之时,以铜为兵”的记载,我们在前面提到的《左传·宣公三年》也曾提到:“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根据文化层判断,很可能属于夏文化。那里出土的青铜器有爵、嵌绿松石饕餮纹牌、戈、戚、铃等,但造型稚拙,体态较薄,很少有装饰花纹。
商代是青铜工艺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青铜冶炼技术飞跃进步,青铜器品类逐步丰富。商代青铜器发展可以分为早期和后期两个阶段。早期主要是殷商时期之前,青铜器种类和器型虽然比夏代丰富,但是仍然比较质朴,花纹较浅且无底纹。后期主要是指殷商时期,这个时期青铜制作工艺已经趋于成熟,青铜器种类丰富,以酒器和食器最为突出,已有鼎、鬲、甗、簋、爵、斝、觚、尊、卣等诸多品种,装饰图案多兽面纹、夔龙纹等动物纹样及几何花纹。此期装饰纹样趋向繁缛华美,浮雕主体纹饰下布满繁密的底纹,具有庄重、威严、华丽和神秘的特色。
商代青铜器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鼎,商代的鼎有方圆大小等不同的形制。商代人对鼎的制作非常重视,这些鼎大多庄重威严,具有不凡的气势。
西周青铜器的发展也存在着一种风格上的变化,周前期的青铜器仍沿袭商代后期的风格样式,但铭文开始逐渐增多。从西周中期起,青铜器中的酒器明显减少,食器增多,这可能与周代统治者吸取了商代人嗜酒而灭亡

青铜器介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分享精品
  • 文件大小6.46 MB
  • 时间2017-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