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服务心得体会
教育服务心得体会“教育服务”从“贴心”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服务”一词悄悄地走进教育这一片天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服务于教学,一切服务于学生”我们也许还在沾沾自喜,“服务理念”似乎已经深深地根植于教育教学之中。然而,只要我们沉下心来稍作观察,便不难发现:
其实,我们的口号喊得震耳乏聩,而我们所践行的却是极少。
常听到有的老师这么抱怨:
“我讲得唾沫横飞,全是‘对牛弹琴’——学生一个字也没有听进去”;“我为学生做了那么多,他们不但不知感激,反而还心生厌烦”我开始反思:
喜欢让别人为自己服务,应该是大部分人共同的心理。既然我们认为已经有了足够的为学生服务的意识,为他们做了那么多实实在在的工作,那么,为什么我们“鞠躬尽瘁的服务”不但没有让学生感激和快乐,反而让他们反感,避之不及呢?我想,除去一些特殊的因素,也许身为教师的我们,确实应该好好地查找一下自身的原因。
曾听过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一只猫头鹰尽职尽责地捕鼠,可以说,为人们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它却苦恼的发现,人们不但不感激它,反而嫌它的叫声难听。于是,它不断的抱怨,不断的搬家,可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喜鹊对它说,其实是你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原因——如果你不能改变你的声音,即使你从东边搬到西边,人们依旧不会喜欢你。
猫头鹰令人不喜欢它的原因是声音,当然,想要改变这一点是不可能的。然而这个寓言所告诉我们的道理却很值得深思:
即使我们做得再多,想当然的认为我们其实已经做得足够好,甚至认为这就是“爱”,这就是“奉献”。然而,我们是否思考过,我们所付出的是不是学生所需要的?退一步说,我们所给予的是不是学生心甘情愿的想要接受的?如果不是,那么无论我们付出了多少,学生不但不领情,反而觉得是负累,心生埋怨。如此,岂不有悖于大教育家孔夫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古训。造成这种“出力不讨好”的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我们大概还没弄懂什么是“服务意识”,“教育服务”的本质是什么? 我想起一个做美容的专家说过:
作为一名美容师,如果你狭隘的认为顾客仅仅是“顾客”,如果你认为你与顾客的关系仅仅是交易、买卖关系。那么,无论你向顾客推荐哪一种产品,不管那一种产品真
教育服务心得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