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生命,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
----- 健康知识宣教
学习健康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健康长寿是人类的共同愿望,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到汉武帝服食不死丹药,从魏晋时期的炼丹术到唐宋时期服食的寒石散,都想寻求返老还童的灵丹妙药,但都以失败而告终.
大家也许没有忘记20世纪70年代,我们走亲访友时送的是点心,80年代是保健品,90年代是鲜花,,,自我价值的实现,还是从社会发展的参与和社会发展成果的享有来讲,都必须以自身健康为前提,没有健康的身心一切无从谈起,,健康最重要,人人应关注健康.
什么是健康?健康不仅没有疾病和病痛,而且是个体在身体上和社会活动上,精神上完全保持健全的状态。它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理障碍、对环境适应能力差、道德败坏者都属于不健康人.
专家认为,严重的医学无知,紊乱的生活方式,匮乏的运动保健,缺乏在特殊的工作压力、心理压力下进行自我保健的能力,乃是导致许多人病魔缠身、早衰早逝的重要原因.
虽然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繁荣,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寿命逐渐在延长。人类的寿命究竟有多长?科学家经过人类生命多方面的研究分析,认为人的寿命极限应该是150-,经过养生保健,,人类生命历史告诉我们,绝大多数人达不到这个自然年限,而往往五六十岁,甚至三四十岁就夭折,离开家人间.
当今社会的普遍现象是:提前得病,提前残废,提前死亡。现在绝大多数是病死的,很少数是老死的.
现在,死亡率最高的是30-50岁的人群,他们既没有年轻人那么强壮,又不像孩子和老人那样备受呵护,在单位和家里都是顶梁柱,自认为有病能扛得住。加上饮食不节制,吸烟饮酒喝浓茶或咖啡,在麻将桌上长坐和熬夜,,孔子最好的学生颜回死时才32岁,当代的如蒋巩英年仅43岁,罗健夫47岁,张广厚49岁,施光南49岁.……很多知识分子过不了50年大关. 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和个案分析,发现人群中对待健康有三种态度:老年人重视和关心自己的健康;青年人很不重视自己的健康;,对自己的健康到了漠不关心的程度,往往依赖于医生、药物和保健品,,工作要求高,生活节奏快,生活不规律,心理压力大,会议多,文件多,应酬多,宴请多,坐车多,不能坚持定期查体,做不到劳逸结合,不懂得科学“充电”.
,:包括消费类型、职业危害、有害健康的生活习惯等; :包括社会环境、心理环境、身体环境等;:包括成熟老化、复合内因、遗传基因等;:包括预防、治疗、康复服务、、人类生物学因素和医疗保健视作人健康的外在因素的话,那么,生活方式因素便是人健康的内在因素了.
有科学家统计健康长寿的因素,得出这样一个公式:健康长寿=60%主观因素+40%客观因素.
客观因素的40%,包括遗传因素15%,社会因素10%,医疗条件8%,气候条件7%.主观因素的60%,就是生活方式.
引起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
(一).疾病
脑血管病、心血管病、恶性肿瘤是造成人类死亡的3大疾病。心脑血管病危害人类健康极为凶险,被称为“第一杀手”,在我国问题更为突出,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世界前列,%,全国约有1亿人左右,全国每年新发生脑卒中病例约为300万人,心肌梗塞60万人,心脑血管病死亡人数约260万人,平均每小时死亡300人。此两种疾病特别对50岁以上的人危害更大。其它如:消化道溃疡、糖尿病、痛风、癫痫等多种疾病需终身服药治疗。
(二).意外
: “马路杀手”;交通工具增多;酒后驾车;超载等.
: 家用电器;工厂作业;雷电等.
: 自杀;洪水泛滥;意外事故等.
(食物、药物、鼠药、农药、煤气等)
、烫伤: 各种火灾(民间,商店,娱乐场所);易燃气体爆炸;交通事故;恐怖分子制造的灾难(如“911”事件)等.
2004年春节除夕,18—24时,北京市火灾报警236起.
(蛇咬伤、冻伤、中暑)
关爱生命,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