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东县水稻宽窄行栽培技术
摘要水稻是会东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最近推广宽窄行新型栽培方式。从旱育秧、宽窄行栽培、施肥管理、水浆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阐述了会东县水稻宽窄行栽培技术,以期为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本文采集自网络,本站发布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
关键词水稻;宽窄行;栽培技术;四川会东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8-0017-01
会东县位于凉山自治州境内,处于川滇2个省5个县1个区结合部,有“金三角”腹地之称,属于攀西经济开发区,人均耕地约780 m2。水稻种植面积不大,俗称“口粮田”,大多采用满天星插秧方法插秧。近几年来,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推行了一种增产较为明显的栽培模式――宽窄行栽培。这种栽培方式是利用宽行与窄行相间隔,充分发挥水稻群体与个体的增产潜力,边际效应的作用也得到充分利用[1]。据生产实践反映,采用这种栽培方式可以增产10%以上,平均增产1 500 kg/hm2。笔者根据农技推广工作实践,对此项技术进行总结。
1 水稻旱育秧
育苗前准备
苗床选择。选择苗床时注意以下几点:排水良好、中性旱田、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海拔高度1 000 m左右,中等肥力,会东县大多数为黄棕壤土。水稻田、水渍田均不可作为苗床,可以选择地势较高、土壤肥沃的水田作为苗床。
调酸处理。首先对苗床土壤进行调酸处理,~,一般在播种前1 d进行,可以用1%浓硫酸水浇洒土壤。
选用品种。品种选用四川省主推品种,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适当处理,提高其发芽率,可在阳光下曝晒2~3 d,打破休眠状态。四川省主推品种有Ⅱ优498、宜香4245、川优6203、德香1403、蓉18和渝香203。
种子预处理。种子选好后,首先对种子进行消毒。试剂可用2%石灰水,浸种2~3 d,水温控制在15~16 ℃之间;再对种子进行催芽,温度保持30~32 ℃,当种子破胸达到80%后,适度翻动种子,使其温度逐渐降至常温,此时可进行晾芽,蒸发一部分种子表面的水分,防止种子之间相互粘连,影响抛撒。
播种
先整理苗床,1 m×10 kg种子、按大田与苗床10∶1的比例整理苗床。对于会东县来说,可以选择在3月底至4月初播种,播种时使土壤与种子充分接触[2],并将种子压入土内, cm厚,苗床浇透水,为了保温保湿再用1层薄膜进行覆盖。视苗床水分含量适当浇水,保持苗床湿润。
温度管理
播种后,为了出齐苗、早出苗,应确保棚内温度在30 ℃左右[3]。不同时期温度要求不同,一叶一心期棚内温度可从30 ℃降到25~28 ℃;二叶一心期可继续下降到25 ℃左右,并进行揭膜通风,可以防止秧苗疯长。移栽前1周左右,为了使秧苗适应外界环境,可以将薄膜全部移去进行炼苗。
2 宽窄行栽培
大多数农技人员认为宽窄栽培有2种方法:一是1垄宽行和2垄窄行,二是1垄宽行和4垄窄行[4]。从栽
会东县水稻宽窄行栽培技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