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都江堰》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授课教师
覃丽丹
教学部长
审批签字
课程名称
语文
授课班级
16高焊2班、2016级高级汽车维修05班、2016级中级汽车维修01班、2016级中级汽车维修02班、2016级中级汽车维修03班
授课时间
第7周(3节课)
授课地点
各班级相应教室
主要教学方法
任务教学法
课型
理论课
教学内容
《都江堰》
训练任务
理解都江堰的建筑特点,文中重要语句赏析,作者情感的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
1、了解作家作品及都江堰的有关知识,掌握本课的重点字词

技能
1、理清作者思路,品味富有意蕴的语言,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过程与方法:
2、学习作者通过对比手法的运用来展示文本内容的表达技巧
3、通过诵读,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品味富有意蕴的语言,提高对语言的感受能力
情感
领会并感受作家对都江堰特殊文明和中华文明的情感体验,体会作家深邃的文化思索,和从文化视角对历史文化、人类文明的反思与审视。
教学重点
通过诵读,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品味富有意蕴的语言,提高对语言的感受能力
教学难点
领会并感受作家对都江堰特殊文明和中华文明的情感体验,体会作家深邃的文化思索,和从文化视角对历史文化、人类文明的反思与审视。
教学步骤
教学设计
时间分配
(分钟)
引入
余秋雨的《行者无疆》介绍,使学生了解作者。
5分钟
实施步骤
1、在预习的基础上,再次阅读课文,完成课后字词,让学生概括各部分内容。
   方式:学生自己先拟定小标题然后讨论交流。
   明确①都江堰的价值      ②都江堰的水势       ③李冰父子的影响,作者对李冰父子的评价     
文章第一部分以长城为参照系,表现作者对都江堰的独特感悟;第二部分绘神绘色地表现都江堰的壮丽图景;第三部分由堰及人,展现李冰父子的精神风采。三个部分层层推进,脉络清楚。第一、三部分写“虚”,以作者独特的主体感悟为中心;第二部分写“实”,以对客观景物的生动描绘为重点,“虚”与“实”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第一部分以“它,就是都江堰”收尾,自然过渡到第二段对都江堰自然风貌的描绘。第三段以“这一切,首先要归功于遥远得看不出画影的李冰”开头,通过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巧妙完成了文章结构由“景物”向“人物”的转移。文章结构流转自如,衔接自然。
30分钟
实施步骤
研习文本
(1)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设疑:1、作者为什么说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2、这部分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
   3、作者又从那些部分来进行对比的?
  学生讨论并自由发言。
  学生讨论后,教师明确:作者用了对比的写作方法,把长城和都江堰进行了对比。从年代上,规模上,功用上,形象上,气质上,影响上和结果上进行了对比,它的价值要比长城大,所以作者说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2)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都江堰既是一项水利工程,灌溉了整个中华民族,那就让我们来感受下其水的魅力。
1、学生找出描写水流的语句。
2、设疑:
   A、作者是怎样写水的?用了那些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
   B、水有什么样的特点?
 学生思考后回答。
 教师明确: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欲扬先抑和烘托的写作手法。
         

《都江堰》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neryka98
  • 文件大小318 KB
  • 时间2017-12-0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