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满园分外香
——《安徽省黄山区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情况》
黄山区位于皖南山区腹地,属典型的山区、库区、革命老区,总面积1775平方公里,,下辖9镇5乡,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2所(法人单位学校)、教师1089名、学生9670多人。
为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立足“保基本、兜网底”原则,黄山区委、区政府着力规划引导,出台了《关于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黄山区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意见》和《黄山区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明确了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改善及均衡发展的目标、举措、时间表及路线图,5年规划建设项目29个,涉及16所项目学校,计划投资3313万元,实现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着力资金保障,立足教育优先发展,严格落实教育财政投入比例,“十二五”期间,已投入6亿多元用于薄弱学校校舍维修、设备添置、视频监控体系建设、道路硬化、草皮软化、苗木绿化,全区校园面貌焕然一新;着力资源统筹,集中力量、分类推进,有力改善了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缩小了城乡办学条件差距,推进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截至目前,去年计划实施的9个项目,已经全部竣工,实际投入约为846万元。今年计划实施7个项目,已经全部开工建设,
并有5个项目竣工,竣工率达到77%,完成投资达700余万元,在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改善上,迈出了坚实有力的步伐。
村小教学点更亮堂了
“想不到,在我退休之前还能在这样宽敞亮堂、条件优越的教室里给孩子上课。”新明乡樵山小学的丁满平老师一边操作信息技术一体机,一边对笔者说道。
新明乡樵山,曾发生过皖南游击战争历史上的“八十三天樵山保卫战”,樵山小学就是坐落在樵山上的一个远离城区近百里、海拔高达900米的教学点。为更好地服务老区孩子上学,今年已投入资金100多万元,为学校新建了综合楼450平方米,开通了宽带网络,装备了现代信息技术一体机,修建了围墙,平整了活动场地。9月底,当我们从城区驱车近两个小时赶到樵山小学时,山上已是漫天大雾,可教室里亮堂的灯光却远远地传了过来,不仅亮堂到我们,更亮堂到老区百姓的心底。
条件更优越、校园更亮堂的,不只是樵山教学点。在走访中,我们看到汤口镇冈村小学、三口镇汪家桥等教学点都亮堂起来,师生们脸上也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薄弱村小教学点的师生需要什么,我们就尽可能给予什么。”该区教育部门负责人说道,“去年以来,我们已投入资金400多万元,改善了2所村小、5个教学点的基本办学条件,并分两期举办了村小、教学点教师现代信息技术专题培训,助力边远薄弱学校更好
地利用自身条件服务学生、服务百姓民生。”
乡镇中心学校更标准了
对黄明华老师而言,昨天的仙源中心学校是他心底的一份伤痛:临街杂乱、校舍老旧、场地狭小、功能教室短缺,学生不开心,教师不安心,家长更不满意。可今天见到黄明华,他已一扫往日的阴霾,将笑容绽放在了脸上。
是啊,黄老师应该笑了。自2014年实施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改善以来,已投入200多万元,为仙源中心学校维修改造了学生食堂、宿舍,平整扩容了活动场地,配齐了现代信息技术设施设备,完善了各功能教室,学校已一改往日面貌全面达到了办学标准。
黄山区高度重视乡镇中心学校标准化建设,根据学校建设标
秋色满园分外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