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容并蓄传统出新
西湖涌金,清波粼粼,迎三千校友;象山叠翠,白鹭点点,庆八十华诞。
2008年4月9日上午,位于杭州的中国美术学院隆重举行80华诞盛典。随着象山中心校区1号楼前纪念碑上的红布轻盈滑落,中国美术学院以崭新的面貌迎来了80岁“生日”。全孙家正、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洪祝,省委副书记、省长吕祖善,省政协主席周了中国美院80周年校庆庆典大会并为中国美院象山中心校区落成纪念碑揭幕。中冯远、常务副主席吴长江,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王、省委常委、秘书长李强、省委常委、省军区司令王贺文少将、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奇、副省长郑继伟、省政协副主席盛昌黎、徐辉、省武警总队总队长王平安少将、原省政协副主席、中波、杭州市市长蔡奇以及文化部教科司、浙江省部分高校了庆典大会。庆典大会由中毛雪非主持。
浙江省副省长郑继伟在庆典上讲话。他代表浙江省政府向中国美院的全体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表示祝贺,并希望学院以80周年校庆为契机,继续秉承“多元互动、和而不同”的学术思想,造就大批德艺双馨人才。
庆典上,文化部科技教育司负责人宣读了文化部副部长陈晓光的贺信。德国汉堡美术学院院长马丁?科特林、中、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罗中立,中、中、清华大学教授曾成刚和中、中国美院院长许江等先后致词。
中国美术学院成立于1928年,卓越的教育家蔡元培和艺术家林风眠在杭州西子湖畔创建了中国美院的前身、我国第一所综合性高等艺术学府――国立艺术院,揭开了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篇章。八十年来,学院“兼容并蓄”、“传统出新”的两条学术脉络始终互相砥砺,并行不悖,营造了有利于艺术锐意出新、人文健康发展的宽松环境,聚集和培养了林风眠、潘天寿、黄宾虹、刘开渠等二十世纪中国乃至国际有影响的众多杰出艺术人才,创造了中国艺术教育史上的重要篇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美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地跨杭、沪两地,拥有南山、象山、张江三大校区,形成了“三层三部十学院”的办学格局,现有在校学生
8000余人,教职工近千人。
中国美术学院建校的80年,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奠基的80年,也是“文革”后恢复高等美术专业教育的30周年。欣逢八十华诞,学院以梳理改革开放后新时期30年的学院历史和学术脉络为主线,从学院的学术纪事和对于时代的意义两个方面来界定中国美术学院的价值与地位,凸显学院与中国当代艺术相伴相行的历史性写照,以再现学院历史,整理学院文脉,加强学院亲情,凸显学院新貌,通过讲述一段历史,理清一条文脉,凸显一批群像,从而确立一个学府与一个时代文化的发展关系。
4月8日,“学院的力量?中国美术学院新时期三十年(1978~2007)文献展”开幕,该展真实地记录了新时期30年来中了几代人在这30年中的跋涉履痕,深情地凝写出一个学院与社会文化历史之间的血缘纽带。中国美术学院新时期30年的发展呈现为完整的4个阶段,即1978年至1983年拨乱反正、百废俱兴阶段,时任院长的莫朴先生提出“美育重弹”,恢复教学秩序,打开国门,形
兼容并蓄 传统出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