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的雕刻造型
中国水仙的造型艺术,既祟尚自然,又高于自然,讲究诗情画意,追求意境完美,以达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一、雕刻的原理
水仙花雕刻造型的目的是通过刀刻或其它手段使水仙的叶、花矮化、弯曲、定向、定型,根部垂直或水平生长,使其呈现出预定的芳姿,给人美的享受。
水仙芽点的生长具有强烈的背地性。雕刻时,使一侧或一面受损伤,愈合过程中受伤的一侧或一面停止向上生长,未受伤的地方正常生长,这样,叶片或花葶就向受伤的一侧或一面弯曲,达到矮化和定向生长的目的。
也可利用植物的“向光性”控制水仙生长。水仙向光面细胞生长正常,而背光面细胞生长快,使水仙植株弯曲或一部分弯曲,达到造型的目的。利用向光性原理,水养上盆时,水仙的竖、横、斜、仰放置以向光或背光、促长或抑长来达到造型的目的。水仙根的生长方向是与茎、叶相反,就是向地性和背光性,根的定向培育只能靠鳞茎位置来决定,也可诱发嫩白繁茂的根系,最长可达
20cm~30cm甚至更长。
二、雕刻前的准备工作
1 花期的确定
水仙花之所以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水仙鳞茎硕大,浸水后生长迅速,一般25~35天抽葶开花,开花所需的时间短,花期控制容易。鳞茎浸水后,植株的生长主要受两种因素控制:鳞茎内花苞的发育水平、培育时的温度。水仙鳞茎内的花苞发育进程是相对恒定的,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越早浸水,其分化发育的水平越低,开花所需的时间越长;反之,越晚浸水,其分化越成熟。因此要使水仙花适时开放,首先应推算出开花所需时间再浸水培育。
该表中的开花所需天数是常年气温下雕刻后至第一朵花开放大约的预测。如气温骤降,可在水养盆中加入温水来提高水温或加套塑料薄膜防寒;如果气温突然升高,可在夜晚将盆水倒干后放在室外降温,或将盆养水仙带水放入冰箱避开高气温,这些都可起到调控作用,以达到适时开花的目的。
近来有人研究水仙花反季节开花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可使水仙在一年中大多时间开放,不同的是浸养期将随外界气温而不同。
2 鳞茎的挑选
a 首先是强壮、饱满、无病、足三年生的球。用水仙进行雕刻造型一般要挑20桩上乘鳞茎球(有特殊要求者除外),如果用低于这个级别的鳞茎球进行雕刻水养,培育出的造型水仙花朵少,观赏价值不高。
b 掂重量,适当按压。鳞茎球上的泥块去掉后,相近大小的鳞茎球,重的比轻的好;也可用手按压鳞茎,坚实并有一定弹性者为好。
三、水仙雕刻步骤及方法
1 剥除鳞茎皮膜,弃根泥,剥离掉干鳞片,便于迅速长根,避免腐烂。
2 削剥鳞片。握紧鳞茎,将弯曲叶芽向上面对自己,用切刀在距鳞茎根盘基部往上1 cm处横切一条与根盘平行的弧形切口,掌握好深度,不能伤及鳞茎芽,然后改用刻刀,将切口上部的鳞片一层层剥去,直到鳞茎芽露出为止,一般的鳞茎芽是呈“一”字形在鳞茎的横切面的长轴上排列,但常有不整齐的鳞茎芽存在,特别是大花头,鳞茎芽呈多层排列,剥鳞片时一定得谨慎,以防伤及花苞。
3 刻剥苞片
鳞茎芽被外面几层独立的鳞片和苞片包裹,用刻刀将其鳞片和苞片剥去,如两芽靠得太紧,可用手指轻轻拨开,再用刀尖将夹紧的鳞片和苞片剥去,直至露出全部的芽苞。芽苞后的鳞片可不必剥光,可防止不小心碰断花苞。
水仙的雕刻造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