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冯小刚与他的《非诚勿扰》
随着电影产业的发展,电影的商业价值对电影艺术、电影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力越来越强烈,冯小刚的贺岁片正是这个潮流中非常成功的代表,并在电影市场中创造了一个知名品牌。他的电影所传达出来的善良让人感动,讽刺让人兴奋,看他的贺岁片,几乎成为都市人一项固定的贺岁节目。2009年的贺岁片《非诚勿扰》把冯氏喜剧的所有特点都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流水的女演员,不变的葛优脸”是对冯小刚电影演员模式的套路化概括,《非诚勿扰》中葛优同样是绝对的主角,是贯穿影片始终的中心人物,他那些充满着黑色幽默的精炼台词加上那张天生喜感的脸,立刻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而不同的是这部影片中我们还看到葛优哭了,看到了孤单的他和教练练羽毛球时汗水涔涔的脸……这些沉默的镜头赋予影片一种沉静的气质,再加上影片时常出现的空镜头,让影片精彩地呈现出了葛优的另一面。
除了男女主角外,《非诚勿扰》中的配角也都“星”光耀眼,范伟、冯远征、胡可、徐若碹等人已经在影视等其他领域中确立了自己的观众地位,不属于冯氏贺岁片的常备军。但就是几个“友情客串”镜头,配以仿佛完全是为其量身打造的肢体语言和幽默台词,加上与演员自身形象气质的反差或贴近,产生意料之中而又意想不到的捧腹效果,成为影片主体之外最大的亮点。剧中他们凭借着自身扎实的表演基本功、对待角色一丝不苟的态度与角色特质的夸张幽默完美结合在一起。
冯小刚在拍这部片子时说:“想不笑,打麻药。”事实证明,片子的好笑程度比不上《甲方乙方》等相声段子合辑的电影版,里面的征婚段落虽有一点冯小刚讽刺喜剧的影子,但比起《大腕》的肆无忌惮来, 《非诚勿扰》还不够劲,至于煽情程度,如果和《永失我爱》甚至是《天下无贼》最后一段的催泪弹相比,也是远远不及。但这也正是《非诚勿扰》最好看的地方,它既散漫又随意,但在这种远离“宏大”与“深度”之后的情节中,冯小刚骨子里的搞笑、讽刺渗透着伤感、理想主义都自然地流露出来。剧中梁笑笑的立志殉情为影片增添了一层挽歌式的情怀,那种哀婉让所有细节粘合在了一起,让松散的情节聚合成一种更真实的力量。
在冯小刚贺岁片中,大都采用了一种富于现代气息的叙事机制――游戏原则。意味着所有参加游戏的人,平等地处于游戏规则的限定之中,并因为整个游戏事件的安全和微量的恐惧而使人获得轻松的愉悦。对于观众来说则应是以一种游离、旁观、轻松、释然的态度一同享受游戏带来的放松和成功。因此,冯小刚的电影常常把他的主人公置于一个封闭的、淡化了现实矛盾和人性复杂阴暗面的叙事游戏中,借助各种巧合与奇思妙想,战胜困难。在故事情节真实性与假定性之间进退自如,产生一种外在的可看性。
概括起来《非诚勿扰》就是一场征婚的游戏。以秦奋这个有“特殊才能”的“海归”, 他的天才发明被风险投资人出天价买断后一夜暴富,这位“剩男”揣着家底开始了“征婚”旅程。以四次不靠谱的相亲为主线,其中女主角梁笑笑始终贯穿于秦奋与多个女子的见面过程,让人感觉故事整体性较强,没有零散的感觉。而片中秦奋与同性恋男人,“性冷淡”的美丽姑娘,投机高手,未婚妈妈徐若碹等人的相亲情节都充满了冯氏喜剧式的黑色幽默。这个游戏的结果就是秦奋和一个对已婚男人死心塌地的梁笑笑,借着一段旅程,自然地表达出相
浅析冯小刚与他的《非诚勿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