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歌唱中的呼吸
无论作为一个从事歌唱专业的人或是一位业余声乐爱好者,要想唱好一首歌或者使自己的歌唱青春更长,必须要掌握一定的歌唱技巧。其中,正确的呼吸是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因素。古今中外的声乐大师和声乐教育家们,对于呼吸在歌唱艺术与歌唱训练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都有过十分精辟的论述。我》中指出:“善歌者必先调其气”。书中还详尽地阐述了只有正确地运用好气息,才可能获得歌唱中的最高境界。从这些文章中可以看到,歌唱中的气息自古以来就受到相当的重视,我国著名的声乐教育家沈湘先生认为:“歌唱的艺术就是呼吸的艺术,因为歌唱中所有的变化都是来自呼吸的支持。”从尚家骧先生著的西方声乐发展史上看欧洲的传统发声方法,各个学派都十分强调呼吸的艺术。著名男高音卡鲁索则把呼吸称之为“歌唱的原动力”、“一旦掌握了呼吸的艺术,学生也就算走上了可观的艺术高峰的第一步”某种程度上说,歌唱艺术就是呼吸的艺术。正确的呼吸方法,是实现歌唱机能调节的关键环节。正确的歌唱方法中,一定包含正确的呼吸方法。
一、呼吸器官的组成
人体的呼吸器官,包括鼻、口、咽、喉、气管、支气管以及肺。其中口、鼻、咽、喉、气管等是吸入和呼出气息的通道;肺是储存气息的一个器官,存在于人的胸腔中,其外部由肋骨及控制呼吸的肌肉群等组成。肺本身是不会进行独立呼吸的,它是靠控制呼吸的两组肌肉群的扩张和收缩来完成呼吸运动的。在胸腔下部存在着横膈膜,它的形状类似于倒置的碗,吸气时横膈膜下沉,胸腔扩大;呼气时横膈膜上升,胸腔缩小。
二、歌唱呼吸中所使用的方法
近百年来的中外歌唱专著,均把歌唱的呼吸方法作为美声唱法的核心技巧予以对待,在西方的不同历史时期,也曾先后沿用过上胸式呼吸、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胸腹式联合呼吸等方法。
1、上胸式呼吸(或称为锁骨式呼吸)。这种呼吸方法,吸气量少而且很浅仅及肺的上部,使膈肌与腹肌不能有效地参加工作。由于它的气息浅,依靠上胸支持,支点高,就容易造成肌肉紧张,发出紧而缺乏弹性的声音,不利于歌唱。
2、胸式呼吸。这种方法气息虽然吸的很多,但呼吸的时候仅仅靠肋骨及胸部的肌肉收缩,控制力差,限制了演唱技巧的发挥,尤其是到了最后就像是泄了气的气球,此时再想做个渐强或者是唱个高八度的音就很困难了,因此专业歌唱中不采取这种方法。在初学的阶段,由于对歌唱中呼吸的陌生和呼吸时的心理紧张,导致身体紧张,在不知不觉中就可能使用胸式呼吸这种方法来控制呼吸。
3、腹式呼吸。这种呼吸方法是依靠软肋扩张,小腹鼓起和收缩的呼吸方法。早年来我国讲学的意大利声乐专家基诺?贝基就十分强调腹式呼吸。它比上胸式要深。它的局限性有:吸气过深,气息往往不流畅,影响发声的部位,中、低音区音色沉闷,声音缺乏灵活性
4、胸腹式联合呼吸。这是近代中外声乐界公认而普遍采用的、科学的、合乎生理机能规律的呼吸方法。运用胸腹式联合呼吸法的主要优点: “它可以使胸、横隔膜和腹肌相互配合并把它们充分调动起来从而完成控制气息的任务。具体做法是:1)、吸气时横隔膜下降,两肋张开,可以吸很多的气;2)、腹肌向上收缩、横隔膜周围的肋肌群、后腰参与进来,使声音产生明显的支点。3)、通过练习,可以使声音的表现力变强。音量、音域得到扩大,声区得到统一。
三、美声唱法初学者的胸腹式联合呼吸训练方法一般有以下三种:
谈歌唱中的呼吸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