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两岸出版书使.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两岸出版书使
“我的名字很好记,就是‘浙江人’倒着念。”
台湾出版业界记住这位大陆美女,就是从这句个性鲜明的“开场白”开始的。
2002年深秋,江哲首度赴台参加两岸书业界的交流活动,作为《中国图书商报》这一大陆出版业权威报纸的唯一代表,她要准备一场名为《中国大陆图书出版发行业基本情况》的演讲。虽然从事媒体工作多年,但是首次面对海峡两岸数百位业内群贤,多少让她感到有些紧张。时任商务印书馆总经理的杨德炎先生一边为她打气,一边给她支招儿:“没事,你先讲个笑话或者故事暖暖场,这样就不紧张了。”江哲想了想,除了要顺利完成主题演讲,宣传一下自己所在的图书商报也是必须的,宣传自己也是宣传商报,于是有了如下的开场。
“大家好,我是任江哲,来自《中其实简单,就是浙江人倒着念。另外,很多未见其人只闻其名的人都以为我是男的,其实我一直都是女的。”话音刚落,哄堂大笑。
江哲回忆说:“那天在场的前辈高人实在太多,大家之所以能够记住我,除了利用自己的名字做了一下‘营销’外,我相信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我站在《中国图书商报》这一重要的媒体舞台上。”


沟通两岸书香香两岸
“好记”的名字,让江哲在台湾业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江哲与台湾结下了不解之缘。“从那次以后,我差不多成了‘台北驻北京办事处主任’,好多人到了北京一定会来向我‘报到’,好多事情也都向我进行咨询。”说到这,江哲的语气里是满足。她是位不怕“麻烦”的热心人。
敏思善行的她没有满足于做好一个热心人,江哲想把更多的台湾业者介绍给大陆同仁,进而推进两岸书业的交流与合作。 2003年,在江哲的策划和参与下,《中国图书商报》于9月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期间做了一期“台湾专刊”,为大陆出版业打开了一扇近距离观察台湾地区出版行业的舷窗。做“台湾专刊”,江哲倾注了很多感情在里面,不仅为这个专刊撰写了“卷首语”,同时还亲自采写了5篇人物报道。江哲常说,最打动她的,是台湾业者的专业、敬业和职业精神。
除了经常与台湾朋友联络、往来外,在每年北京图书订货会、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期间,江哲及其所在的《中国图书商报》也常以演讲、论坛、培训等形式,请台湾出版人来大陆,与大陆业者进行交流。她也因常促进两岸业者的互动,被商报的同事称为“距离台湾最近的人”。

说到未来两岸业界的交流,江哲以一名记者的敏锐,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我认为两岸在出版培训上会有商机。大陆出版业现在发展迅速,大家都感到人才的缺乏,而台湾业者的经验可以与我们分享。现在苏公(苏拾平先生)已经在尝试这件事。我觉得这是能够做起来甚至可能做大的事情,但是具体能做成什么样,要先了解好市场需求,设计好培训的产品。”
“媒体有信息优势,我能做的,就是给大家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和尽可能多的见面机会。生意都是谈出来的,接触多了,了解多了,彼此的信任也就多了,这是另一种加深两岸业者交流的机会。”江哲手足胼胝,以自己绵薄之力,为两岸业界交流做着自己的努力。

工作此生定向江湖老
杨绛先生说过,“做女人肯定比做男人苦。一个女人有好几个领域,每个领域我只能拿60分。”先生所言的分数自然是过谦了,可也着实道出了其中的无奈。不过要是给江哲的工作打分的话,所有熟悉她的人一定都会给一个惊人的高分。
江哲每天的生活肯定不是

两岸出版书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j83252951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17-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