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热的冷思考-教育心理学论文
公务员热的冷思考
王绪权喻怡/文
在现今这样一个“漂”,的时代,求稳的心理是趋利避害的正常选择,这也折射出人们对社会环境和市场体系的信心不足。人们在目前这种环境下,除非是考上公务员或者是进入国企,否则就觉得不稳定,没有任何归属感,这也正是公务员的吸引力所在。
任何一种社会岗位的公开招考,一般都会吸引大量的报考者。其他考试的报考人数未必低于公务员,只是它们过于分散,或者由社会自行组织,因而没有像国考这样进行专门的统计,社会关注度也因此没有国考高。但人们如此关注国考热是因为它涉及到了公务人员的筛选,是一种与公权力有关的社会现象,隐藏在这火热现象背后的问题才是热议的关键。
热之因
每年的国考之际,很多媒体、机构或者个人都做了大量的调查来分析原因,从各种调查看,公务员热的原因与以下几个关键词 紧密相连
——稳定
绝大多数中国人都认为公务员工作稳定,薪酬不错,所以竞争也就越来越激烈。对此,有媒体分析称,近些年来,在中国公务员这个职位越来越吃香,公务员这个工作可以说是中国最稳定的职业。
英文论坛的一份调查显示,在“稳定的工作和较高的社会地位”“高薪和自我发展的机会”“就业压力大”以及“公平和公开竞争的考试系统”中,79%的人都选择了稳定的工作和较高的社会地位。
公务员职业受到求职者的特别青睐,这是不争的事实。公务员所享有的福利待遇和稳定优越的工作环境,也是许多社会职业不能比拟的。虽然国家在不断加强对公务员的考核与管理,也建立了公务员退出机制,但与其他职业相比,公务员仍然是风险系数较低、抵御风险能力较强的职业,生老病死皆有保障,一般也不会有失业的担忧。
在现今这样一个“漂”的时代,求稳的心理是趋利避害的正常选择,这也折射出人们对社会环境和市场体系的信心不足。人们在目前这种环境下,除非是考上公务员或者是进入国企,否则就觉得不稳定,没有任何归属感,这也正是公务员的吸引力所在。
——就业难
大学生毕业后有四条出路,分别是继续深造、考公务员、找工作和自主创业。美国《经济学人》的报道称,20%的中国大学毕业生都想成为公务员。英国《卫报》的报道指出,成百上千没有就业的毕业生都千方百计地都想在政府部门寻找个可靠的岗位。
公务员报考人群类型复杂,人群广泛,但大学生是报考的主力军。大学生报考公务员是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条件下作出的一种选择。国考更加注重基层工作经历,明确要求以最高学历报考,不限专业的职位明显减少等。这几条政策的调整,将部分应届生考生拦在了报名门槛之外。
近些年增加的毕业生为我国提供了大量的人才,但毕业人数基数的庞大,也给大学生带来了严峻的就业压力。据教育部门的信息显示,高校毕业生中失业人数逐年增多,就业市场对毕业生的总体需求明显减少。面对劳动力供给过剩和大学扩招造成的职位竞争曰益激烈,大学生就业难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大学生寻找各种可能的路径就业。考公务员为他们的就业提供了一线希望,是他们走向仕途的唯一途径。因此,大学生加入考公务员队伍,是对自己就业的一种积极准备。
——官本位
中国是一个具有“官本位”历史的国度, “官本位”文化充斥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中国人的内心深处都希望成为官场的一员。这种“官本位”文化延伸到公务员考试中,就是越来越多的人竞相追逐,希望成为其中的一员
公务员热的冷思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