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亮直宰相李迪.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亮直宰相李迪-国学教育论文
亮直宰相李迪
文/晏建怀
北宋那些宰相,脾气不同,性格各异。有心细如发、谨小慎微者,如范质、吕端;有为人厚道、胸怀宽广者,如王旦、文彦博;有长于营谋、善工心计者,如赵普、丁谓;而宋太宗、宋真宗时期的宰相李迪,则公明亮直,嫉恶如仇,眼里揉不得半点沙子。
李迪是濮州鄄城(今山东鄄城县)人,聪明颖慧,博学多才,年少时曾以文章为“敲门砖”,拜见文坛领袖柳开。柳开读了他的文章后,惊喜地对李迪说:“读君之文,须沐浴始敢见。”宋真宗景德二年,35 岁的李迪举进士第一,高中状元。入仕后,他曾在多处任地方官,两度任宰相,也数次因得罪当权派遭到贬谪,但这位山东汉子的性格却一贯快人快语,直来直去,从未因利益或前途稍有改变。
京剧《狸猫换太子》中,有一位持重贤明的八王爷,深得朝臣的敬重和爱戴。历史上,八王爷确有其人,他叫赵元俨,是宋真宗的八弟。生活中的八王爷,当然不能等同于京剧中的八王爷,虽然口碑不错,但也有让大臣们为难的时候。宋真宗病入膏肓之际,太子尚年幼,李迪作为宰相,按习惯食宿于宫内,为皇帝祈福,照顾起居。当时,八王爷却不知避嫌,也日夜守候在榻前。在这种特殊时刻,宰相留居宫内,那是要求,王爷久留不去,既不合制度,又引人猜疑,使李迪十分为难。一天,侍从端一盆热水让八王爷洗脸,李迪灵机一动,叫住侍从,从桌子上拿起刚刚写过字的毛笔,在热水里反复搅动,水立时变黑了。当这盆乌黑的水端给八王爷时,八王爷顿时吓得魂飞魄散,以为皇帝命人谋害他,骑上自己的马,绝尘而去。以这种手段对付王爷,李迪真是胆大,不计后果。
得罪八王爷,李迪未受报复,但他得罪了宋真宗的皇后刘娥,却被贬谪蛮荒之地。当年,宋真宗皇后郭氏病逝后,改立皇后成了朝廷大事,宋真宗希望立德妃刘娥为皇后,时任翰林学士的李迪,却认为刘娥出身寒微,不可母仪天下,多次上书反对。宋真宗去世后,因继位的宋仁宗年少,便由刘娥“垂帘听政”,一手处理军国大事。刘娥掌权后,对当年反对立自己为皇后的一班大臣,理所当然会让他们靠边站,李迪首当其冲。这位万人之上的宰相,一夜之间,便以“朋党”之罪,先贬为郓州(今山东东平县)知州,再贬为衡州(今湖南衡阳市)团练副使,真是从将军到奴隶,尝到了说直话的苦果。
李迪的亮直,与一般人不同的是,他不仅动口,有时还动手。宋真宗和宋仁宗两朝,李迪都曾与丁谓并列为宰相,丁谓为首相,李迪次之。丁谓是通过排挤前相寇准,而一步步爬上宰相位置的,民谣所谓:“欲得天下宁,须拔眼中钉。欲得天下好,无如召寇老”,说的就是百姓喜欢寇准而厌恶丁谓,也从侧面反映了丁谓的品格不佳。而作为同在中书省办公的次相,李迪对丁谓也从无好感,他曾说:“迪起布衣至宰相,有以报国,死犹不恨,安能附权幸为自安计邪!”非但不依附、不阿谀、不尊敬、不朋比为奸共谋好处,反而常常因为丁谓的擅权和营私而在朝堂上与他吵架,甚至文人武斗,出手动粗。宋真宗临终前一段时间,丁谓经常乘皇帝昏眩之机,向皇帝请求提拔自己的亲信,然后,假托皇帝旨意,下文提拔干部,为此,李迪很有意见。一次,丁谓又要提拔自己的亲信林特,而林特为人卑劣,口碑极差,这下把李迪弄火了,当场就与丁谓争吵了起来,后来,李迪怒不可遏,竟然手持上朝用的手板,朝丁谓扑打过去。
李迪得罪丁谓,注定要遭到

亮直宰相李迪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zhfg888
  • 文件大小152 KB
  • 时间2017-12-0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