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默顿规范浅谈我国学术生态环境-职业杂志论文
结合默顿规范浅谈我国学术生态环境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领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雄厚的物质基础强力支持之下,我国的科学、教育、思想和文化领域也获得飞速的发展,国内的学术领域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逐步迈入国际化的轨道,但是由于我国学术科研领域发展起步晚,发展速度快,并未建立好良好的教育科研体制作为支撑,导致了我国学术生态环境存在诸多乱象。本文结合默顿的科学规范,浅谈对我国当前的学术生态环境一些看法。
关键词 :默顿规范学术生态基本看法
一、我国当前学术生态现状
学术是指系统专门的学问,是对存在物及其规律的学科化论证,泛指高等教育和研究。当代人学家张荣寰将学术的概念界定为“对存在物及其规律的学科化论证”。但是随着学术的广度和深度的不断拓展,学术已不再单纯地属于教育和研究,而是具有多元价值和目的。“生态”一词来自于生物学,一般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通俗地说就是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有学者认为,学术生态是由“学术——教师——环境”构成的,以大学教师为主体,为实现学术活动目的所形成的动态系统,学术生态被具体化为学术问题、学术人员以及学术研究环境组合成的相互影响的、动态的、特殊的社会生态系统。它不仅与外界进行能量、物质的交换,而且还有知识、思想和信息的交换。而任何一种体系的良好运行都需要一个庞大复杂的体系作为其支撑,其中包括人力、物力、制度等各种要素,才能保证其良性健康发展。
从科研出版物来看,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科研事业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各种学术刊物不断涌现,由此拉开我国科研事业的序幕。历经三十多年的长足发展,学术刊物规模已蔚为大观,据统计,2010年我国共出版期刊9884种,其中学术期刊5000多种。仅数量而言,我国已经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世界学术期刊出版大国。
从科研人员的培养来看,近些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国家知识创新工程”以及“211工程”和“985工程”的相继出台和实施,确立了我国在高校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基础地位。
从科研投入经费来看,自2001年以来,我国高校的科技活动投入逐渐上涨,2001年起至2008年的7年里,。
以上一切都表明,我国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投入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实际成效而言,我国科研学术领域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高等教育系统的各项评比指标在国际舞台名列前茅,这些成就反过来为我国经济的经济腾飞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和技术支撑,经济与学术科研呈现出相辅相成、良性互动、共同前进的发展态势。
但是在取得众多学术科研成就的同时,由于我国自身体制上的原因以及我国社会文化等要素,我国学术生态环境也呈现出不尽令人满意的状况。总体呈现为学术功利主义倾向严重、学术浮躁情绪甚嚣尘上、学术行政纠缠不清、学术批评严重缺失以及学术欺诈等诸多问题。导致我国科学领域出现诸多失范现象。
二、结合默顿规范对我国学术生态问题进行分析
1942年,默顿在《论科学与民主》一文中系统地阐述了科学活动的规范结构——普遍主义、公有性、无私利性、有组织的怀疑主义。这四项基本原则,为
结合默顿规范浅谈我国学术生态环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