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办医政发〔2009〕174号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
神经内科6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和保证医疗安全,我部组织有关专家研究制定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出血、吉兰-巴雷综合征、多发性硬化、癫痫和重症肌无力等神经内科6个病种的临床路径。现印发给你们,请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当地医疗工作实际情况,组织临床路径的试点工作,在我部印发的临床路径基础上,制订各试点医院具体实施的临床路径。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及时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并将有关情况反馈我部医政司。
联系人:卫生部医政司医疗处胡瑞荣、付文豪
电话:010-68792840、68792205
二○○九年九月二十九日
(信息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路径
(2009年版)
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椎基底动脉综合征(ICD-10:),颈动脉综合征(大脑半球)(ICD-10:)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迅速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并在1小时内恢复,但可反复发作。
。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制定治疗策略。
。
。
、危险因素、并发症的治疗。
。
(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椎基底动脉综合征(ICD-10:),颈动脉综合征(大脑半球)(ICD-10:)疾病编码。
,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的检查项目。
: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抗“O”、抗核抗体、ENA、类风湿因子、纤维蛋白原水平、蛋白C、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3)胸片、心电图;
(4)头颅MRI或CT,颈动脉血管超声。
:超声心动图、同型半胱氨酸、抗凝血酶Ⅲ,TCD,CTA、MRA或DSA,灌注CT或灌注MRI。
(七)选择用药。
:排除抗凝治疗禁忌症后可给予①肝素加华法令;
②单独口服华法令;③单独用低分子肝素。
:肠溶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
(八)出院标准。
。
。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需要复查和明确异常原因,导致住院治疗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
,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治疗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能导致合并疾病加重而需要治疗,从而延长治疗时间和增加住院费用。
,反复发作并且有手术指征者转外科或介入科进一步治疗,转入相应治疗路径。
。
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椎基底动脉综合征(ICD-10:),颈动脉综合征(大脑半球)(ICD-10:)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月日出院日期: 年月日标准住院日:5-7天
时间
住院第1天
住院第2天
住院第3天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询问病史,体格检查
查看既往辅助检查:头颅CT或MRI
初步诊断,确定药物治疗方案
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
开化验单及相关检查单
ABCD评价
神经功能状态评价
完成首次病程记录和病历记录
上级医师查房,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评估辅助检查结果,分析病因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情
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评价神经功能状态
必要时相应科室会诊
上级医师查房,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根据患者病情调整诊断和治疗方案
评价神经功能状态
根据患者病情及辅助检查结果等,决定是否请外科或介入科会诊
记录会诊意见
必要时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情变化及相关检查结果
重
点
医
嘱
卫办医政发〔200〕174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