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很多伟大的民族都有一种高雅精致的表演艺术,深刻地表现出那个民族的精神与心声。希腊人有悲剧,意大利人有歌剧,俄国人有芭蕾,英国人有莎士比亚戏剧。这些雅乐往往是他们民族的骄傲与自信的源泉。我们中国人的雅乐又是什么呢?
昆曲,原称昆腔,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在中国现存的三百多戏曲剧种中,昆曲最为悠久,被誉为“近代百戏之祖”。 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首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是中国也是世界上各种文化艺术门类中第一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但是面对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首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引发的激动中,我们只听见戏剧界的声音,没看到文学界﹑诗歌界音乐界﹑舞蹈界有什么表示,就是戏剧界中,也只有昆剧院团的呼声最高,而京剧﹑话剧﹑歌剧﹑舞剧和其它地方剧种对发生在自己母体艺术身上的这件大事几乎没什么反应。
一、感受—昆曲之美
“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酸酸楚楚无人怨。”——《牡丹亭》
“良辰美景奈何天,
赏心乐事谁家院!
朝飞暮卷,云霞
翠轩,雨丝风片,
烟波画船······是那
处曾相见,相看俨
然,早难道这好处
相逢无一言?”
——《牡丹亭》
情不只所起,一往而深。
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第八单元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昆曲
一、课标内容
知道昆曲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其独特的文化价值,讨论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二、教学要求
第1课古雅的昆曲
基本
要求
了解昆曲这一重要概念;知道昆曲诞生、兴衰的过程;感受昆曲作为“近代百戏之祖”的艺术价值和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
发展
要求
知道水磨腔、《浣纱记》、折子戏等概念。
了解“花部”与“雅部”之争。
说明
注意联系昆曲等理解“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重要概念。
第2课昆曲的拯救和保护
基本
要求
认识昆曲独特的文化价值;探讨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发展
要求
了解中国戏曲中的脚色、脸谱等;探究昆曲对我国其他剧种的影响。
说明
“昆曲独特的文化价值”一目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三、学习重点、难点
第1课
教学重点:昆曲兴衰的原因
教学难点:昆腔的特点
第2课
教学重点:认识拯救和保护昆曲任重道远
教学难点:认识昆曲的独特文化价值
二、追溯—昆曲的来历
“昆山腔”的形成
腔调悠扬流畅
清唱曲,与戏曲演出无直接关系。
二、追溯—昆曲的来历
2、魏良辅改革昆山腔
(1)曲调演唱: “水磨腔”
(2)曲调运用:
(3)乐器伴奏: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昆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