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理由与正当理由
第一节辨识理由
一、理由的标志与面貌
二、辨识理由的困难
三、理由与原因
四、前提与假设
第二节论证图解
一、单一结构
马医生不能来见你(C),因为他正在给病人做手术(P)。
P
C
二、T型结构
现有住房达标者不能参加这次经济适用房的选购(P1)。老李的住房已经超标(P2),所以老李不能参加这次经济适用房的选购(C)。
P1 P2
C
三、V型结构
周强是本次校运会表现最出色的运动员(C)。他打破了两项校运会的纪录(P1),在所有参赛选手中,他获得的累计积分是最高的(P2)。
P1 P2
C
四、复合结构
在一个社会中,个人越不讲信誉,需要的政府管制就越多(P1)。如果每个人都很讲信誉,就不需要政府的监管了(P2)。一个社会的信誉越高,政府的监管就会越少(P3)。倘若一个社会谁都不讲信誉,惟一的办法就是靠政府的监管(P4)。所以,信誉和监管的需求是成反比的(C)。
P1 P3 P2 P4
C
第三节不正当的理由
正当性=理由真实或可信+诉诸逻辑的力量
一、诉诸情感:人身攻击、诉诸恐惧、诉诸怜悯
二、诉诸权威:滥用权威、迷信权威、制造权威
——诉诸传统、诉诸起源
三、未确证的假设
——非黑即白、滑坡的谬误、循环论证、诉诸无知
应用训练:
①在《从〈蓝〉到〈百年孤独〉》一文中说:“更令人惊讶的是,马尔克斯居然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后还能写出《一场事先张扬的人命案》那样一个叙述极其紧凑、相当引人入胜的故事,一部真正的悲剧作品,这实在令人吃惊。”
——《读书》2006年第6期,第67页
孙绍振:教授、博导;某省写作学会会长;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
《中国当代写作学成熟的标志性建筑(总序)》
②在中国当代学人的心目中,一提到“大学写作教材”,就把它与肤浅、平庸、无用等糟糕印象联系起来。写作学的硕士、博士学位点至今仍未能设立,就是一个明证。——孙绍振(序)
——高等写作思维训练教程,
③我在美国、加拿大等国访问讲学时,发现他们早就招收写作学的硕士生、博士生了,而我们还在为写作学争取学位授予权而竭力呼吁。这就是对于应用性、技能性学科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是我们错了,还是人家错了? ——孙绍振(序)
——高等写作思维训练教程,
④昔日风光无限的写作学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浪儿”……从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写作学会的会员曾达6000名之众,就是一个耐人寻味的信号。这个大潮经过一浪高过一浪的……马正平教授主编的这套“高等写作思维教程系列”就是写作学科成熟的一个强有力的证据……我以为,任何一位有学术良知的学者,对这套“高等写作思维教程系列”教材,是不应该视而不见的,也是无法回避的……如果以公正、负责的心态去看中国当代写作学……因此,我认为,国家教育部、国家学位委员会、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应该……使写作学能授予硕士、博士学位,使当代写作学有一个合法的“户口”,这不仅是中国的需要,也是全世界的需要。——孙绍振(序)
——高等写作思维训练教程, -9
第四章 理由与正当理由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