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自世纪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世界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国际间的商品交换、国际投资、金融流通、技术转让、劳务合作、信息管理
与交流都日益频繁。
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关系中意识形态的斗争已让位于经济贸易与技术的
合作与竞争;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代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因此,只有
通过各国展开经济贸易和技术交流、实现资源在国际范围内的优化组合,才
能大大有利于各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所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从邓小
平同志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以来,确立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
本国策,我国的经济贸易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是,对于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扩
大对外开放,如何把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运用到对外经济贸易关系上来,这
是目前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有鉴于此,本书对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有关对外经济贸易问题以及
如何在新条件下加以贯彻落实试图予以解答。
本书是由专家、学者、教授和对口业务单位的负责人集体合作编写而成,
按顺序为:一、中国对外经济贸易方针政策汪尧田、方健
二、关贸总协定与中国汪尧田、傅志耕、汪明
三、进出口业务知识陈慰慈,汪明,汪尧田
四、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汪学培、汪加
五、海关业务丁海蒙
六、进出口商品检验陈林康
七、国际贸易法律高永富、戴芒华
本书由汪尧田担任主编,董光祖担任副主编,全书由董光祖总纂和审定。
参加本书工作的还有费伟情、陈海宽、汪兴等。
目前,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尚处在向市场经济过渡阶段,今后如何进一步
深化改革和进一步扩大开放,尚有待研究和摸索。因此,本书只能就当前已
在实践的问题作出解答。由于时间仓促,错误与不当之处在所难免,希读者
见谅。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对外经济贸易研究所
名誉所长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上海研究中心
主任
汪尧田(教授)
年月
编者的话
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引
下,我国正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必将促使我国的经济基础和
上层建筑发生重大变化。
为了适应当前新形势,配合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要求,中国国际信托投
资公司中信出版社编辑出版了《实务问答系列》,其目的是在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条件下,就我国经济、贸易、金融、财税等领域面临的新情况,针对
广大读者和业务人员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简明扼要的解答,阐述有关方针、
政策、法律、制度,以及具体业务程序和有关专业知识,说明各项业务如何
运作、如何开展等等。问题解答力求理论结合实际,使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和操作性。
第一批推出《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实务问答》、《中国股份制实务问答》、
《中国公司法实务问答》、《中国投资问答》和《财务会计改革基本知识问
答》。今后将根据市场需求陆续组织编写出版新书面世,以飨广大读者。
我们相信此套《实务问答系列》的出版,对解答新条件下的各项业务问
题将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对广大读者和业务人员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由
于我们水平有限,有些内容难免存在差误,衷心期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实务问答系列》编辑部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实务问答
一、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方针政策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发展对外贸易是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中等互利以及外贸外交相结合的原则。所谓独立自主,
是指一国可以自主地解决和处理本国事务而不受别国的控制和干涉。中国是
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又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大国。中国的经济发展只
能建立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但这绝不是闭关自守,而是要积极
充分利用国外一切可以为我所用的因素,互通有无,取长补短。中国的对外
贸易是按照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参与和利用国际分工与交换,不依赖和依
附于外等互利是中国对外贸易政策一贯奉行
的基本原则。中国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所进行的一切贸易活动都要根据双方的
需要和可能,使双方平等地获得各自的利益,有来有往,互通有无。中国一
贯主张,在国际贸易关系中,所有等的地位。
基于这一原则,中等或不合理的要
求或条件,充分尊重对方的风俗习惯和爱好,对交易商品确定合理的价格,
以对等原则订立贸易协定和贸易合同以确定买卖双方对等的权利和义务,并
严守信用。对外贸易属于一国与他国的商品交换活动,属于经济基础的一部
分。外交是
【社会科学类】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实务问答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