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地理上册知识点归纳.doc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归纳
✿✿✿地球和地图✿✿✿
地球形状::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经线与纬线的特点
形状
长度
指示的方向
纬线
圆圈
长度不相等,从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东西方向
经线
半圆
长度都相等
南北方向
纬度的划分:以赤道为界,以北为北纬,用符号“N”,用符号“S”来表示.(判读方式:相邻度数向南增大则为南纬,相邻度数向北增大,则为北纬)
经度的划分:以本初子午线为界,以东为东经,用符号“E”来表示:以西为西经,用符号“W”来表示.(判读方式:相邻经度数向东增大,,则为西经)
特殊经线:本初子午线(00经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
180度经线:以东为西经,以西为东经.
本初子午线(00经线)和180度经线是东西经的界限.
200W、1600E: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0W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0E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东半球的经度范围:200W向东到1600E向西到200W之间,西半球的经度范围:200W向西到1600之间或1600向东到200W之间的经度)
特殊的纬线
赤道(00):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纬,以北是北纬.
五带的分界线:、、、
低、中、高纬的分界线:00、300、600、900
极点:900S
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自转自西向东,一天(24小时)昼夜交替现象,经度不同的地方时间不同.
地球的公转自西向东,一年(365天)季节变化、昼夜长短变化
地球和地图资料二
五带划分:
①划分依据: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②五带: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北寒带.
地球公转中的四个节气:
节气
发生时间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昼夜分布情况
春分日
3月20日或21日
赤道附近
各地昼夜相等
夏至日
6月21日或22日
北回归线
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
秋分日
9月22日或23日
赤道附近
各地昼夜相等
冬至日
12月22日或23日
南回归线
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
10、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11、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数字式文字式直线式(1/10000或1:10000)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30千米.
比例尺的大小比较及所画地图表示内容之间的关系
比例尺大小比较:比例尺是一个分数,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例如:1/100>1/10000)
比例尺与所表示内容之间的关系(图幅相同)
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范围越大
13、地图上的方向的表示方法:三种
一般情况: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法:指向标箭头指向正北.
经纬网指示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填绘地图时,要写得清晰匀正,,竖写自上而下)
高度的计算方法:
地面高度的基本表示方法:海拔(米)概念地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地面某一地点高
初地理上册知识点归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