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全面小康社会.ppt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2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课题:关注城镇居民收入 感受小康建设成果
全面小康社会
小康的基本标准
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500元(按1980年的价格和汇率计算,2500元相当于900美元);
(2)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元;
(3)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元;
(4)城镇人均住房面积12平方米;
(5)农村钢木结构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5平方米;
(6)人均蛋白质摄入量75克;
(7)城市每人拥有铺路面积8平方米;
(8)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85%;
(9)恩格尔系数50%;
(10)成人识字率85%;
(11)人均预期寿命70岁;
(12)婴儿死亡率31‰;
(13)教育娱乐支出比重11%;
(14)电视机普及率100%;
(15)森林覆盖率15%;
(16)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比重100%。
现代意义上的小康
“小康社会”是由邓小平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深入,其内涵和意义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在20世纪末基本实现“小康”的情况下,中共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20世纪末我,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总体小康的特点
低水平是指刚进入小康的门槛,只是解决了衣食无忧的基本生存需要,离宽裕还较远。
不全面主要是指已经达到的小康侧重于物质文明方面,对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关注不够。
发展很不平衡是指进入小康的人口在全衡的。城市与农村之间、东部与西部之间、不同收入阶层之间,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存在巨大差距,而且这种差距还有扩大的趋势。
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
一. 现有的城乡之间的差距
教育
就业
收入

政策等等…..

构成我国教育基础部分的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但目前义务教育在投入上就存在巨大的城乡差距。
以2001年的数据为例,小学学生人均教育经费城市为1484元、农村为798元,初中学生人均教育经费城市为1955元、农村为1014元。
这种差异,造成农村学校在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办学条件以及教学质量等方面都比城市学校要差很多,导致农村儿童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就落后了。
在高中教育阶段,城乡差距更大,一个突出表现是农村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的升学率要比城市低得多。

(1)目前,我国绝大多数普通劳动者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就业收入。由于就业是民生之本,因而失业风险的主要承担者,往往是那些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平民百姓,或者称“弱势群体”。这些人本来收入就不高,一旦失业有的就基本失去了收入来源而成为新的“赤贫”。
(2)最常见的农民工在城市里的工作状况:
学历低,工作住宿条件差,工资待遇差,没有好的活干…...
(3)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使农民的收入增长缓慢,已经成为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

据了解,2006年到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量是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量的3倍,。
1980年城乡收入差为291元,2006年达到9784元,2012年达22064元,2006年以来,%的速度扩大,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明显慢于城镇居民。
同时农民向城镇转移困难,即使有农民工进城务工,也无法获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工作机会及社会地位,因而也无法获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就业条件和报酬收入。
解决办法
做好城乡统筹就业工作,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为扩大就业创造环境
,拓宽就业渠道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促进农民有序转移,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农村劳动力转移将伴随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全过程,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不仅是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

全面小康社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angzhidaol
  • 文件大小465 KB
  • 时间2017-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