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医学毕业论文--清解退热合剂保留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临床观察.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清解退热合剂保留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清解退热合剂保留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外感发热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在进行常规抗感染治疗的同时,对照组予臣功再欣口服退热,治疗组予清解退热合剂保留灌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退热效果。结果治疗组单次退热见效时间短,药效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两组有效率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结论清解退热合剂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疗效好,见效快,退热持续时间长,无不良反应,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清解退热合剂保留灌肠外感发热临床观察
外感发热是指感受六淫之邪或者温热疫毒之气,导致营卫失和,脏腑阴阳失调,出现病理性体温升高,并伴有一系列不同表现的临场症状的外感病证。是儿科临床常见症状,如不及时退热很容易引起患儿高热惊厥、脱水等症状,甚至危及患儿生命。因此,探讨一种安全、有效、方便的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方法亟待可行。笔者自拟清解退热合剂治疗小儿外感发热60例,疗效明确,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中药新药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标准[1]。
—2010年元月,在本院因发热就诊的患儿60例,要求治疗前未使用任何解热镇痛药物;整个病程中未使用糖皮质激素。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2—5岁;入院时病程在12—24h之间;℃—40℃。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2—5岁;入院时病程在12—24h之间;℃—40℃。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体温、病程无统计学意义(p>),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南京臣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2026469)3—5岁儿童一次半包;三岁以下儿童一次三分之一包。
(本院协定处方),药物组成:石膏50g,知母10g,栀子10g,柴胡20g,羌活10g,黄芩12g。由本院制剂室配制成浓缩液,每瓶100ml。灌肠前排空大小便,取侧卧位,每次30ml左右,高位保留灌肠。选择较细肛管,插入深度10—15cm。药液温度采用常温。灌肠时药液缓慢灌入,肛管拔去后用纱布按住肛门片刻,以免使药液流出。
两组均可酌情抗感染治疗2—3d。、1、3、6h测量体温,并采用摄氏温度单位记录。观察患儿精神、体温、脉搏、呼吸等变化。
,计量资料用x-±s表示,治疗前后用配对t检验。。
3疗效观察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拟定:24—28h体温恢复正常为痊愈,48—72h体温恢复正常为有效,体温未降低或升高为无效。


表1两组患者体温变化情况比较(x-±s,h)
组别n单次退热持续时间(h)完全退热取效时间(h)
±±
±±▲
▲p<
两组治疗后比较,单次退热持续时间与完全退热取效时间差异均有显著性差异(p&lt;),说明治疗组单次退热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而且完全退热取效时间短于对照组。
表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治疗组3021()6()3()
对照组3015()8()7()▲
注:秩和检验,与治疗组比较,▲p<
两组比较,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lt;),说明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4讨论
小儿外感发热类同于现代医学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发热,多具有起病急、病程短、传变迅速的特点,是婴幼儿最常见的急症。直肠给药药物有效成分可被迅速吸收,同时可避免或减少消化液对药物的破坏及药物对胃肠道粘膜的刺激,而且解决了小儿不易喂服药物的困难。臣功再欣为复方制剂,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其成分中起退热作用的主要是布洛芬,具有胃肠道反应,转氨酶升高等不良反应,长时间应用对外周血细胞有一定影响。
小儿乃“纯阳”之体,外感风热,首犯肺卫,肺卫之邪不解,可迅速传入气分,正邪交争,引起发热,同时小儿脾常不足,多易饮食积滞,脾胃蕴热复感风邪而致邪热壅盛。方中大剂量生石膏、知母清泻阳明邪热壮火;黄芩清中上焦之热毒;栀子泻三焦之火从小便而出;柴胡疏解少阳之邪;羌活散太阳之风,使邪有出路;甘草调合诸药。合之共成泻热解毒为主,而兼疏风散邪退热为主要功能

医学毕业论文--清解退热合剂保留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临床观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endfrs
  • 文件大小44 KB
  • 时间2017-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