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重估《奥林匹亚》.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重估《奥林匹亚》



[摘要] 《奥林匹亚》的接受历史中,意识形态批评一直以压倒性力量主宰着对它的艺术评价。我们要更新研究方法,重新思考“电影眼睛”与“权力眼睛”怎样才能获得平衡,在看到纳粹法西斯主义对《奥林匹亚》的渗透成分同时,还要对其艺术性和在纪录片历史上的地位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本文采集自网络,本站发布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
[关键词] 里芬斯塔尔;《奥林匹亚》;过度政治化;艺术本位

德国著名纪录片女导演莱妮?里芬斯塔尔(Leni Rief-enslahl,1902--2003)以《奥林匹亚》《意志的胜利》两部著名纪录片奠定了世界电影史的地位,但是,她也因这两部作品被牢牢地钉在纳粹历史的耻辱柱上。为希特勒拍摄《意志的胜利》的7个月,为她蒙上了终生的阴影。虽然在1952年,西柏林法庭就做出终审判决:“里芬斯塔尔…一没有从事过应受惩处的支持纳粹统治的政治活动……没有致力于建立与自己艺术事业无关的联系……她与希特勒之间不存在暖昧关系。
”但是,直到里芬斯塔尔已晚年的1997年,在汉堡举行寄托她晚年艺术梦想的摄影展时,仍然遭遇到抗议。这位95岁的老人愤愤地说道:“不要因为我为希特勒工作了7个月而否定了我的一生!”在《奥林匹亚》的接受历史中,意识形态批评与艺术批评难解难分且意识形态批评一直以压倒性力量主宰着对它的艺术评价。
回望电影史,我们便会发现,她的《奥林匹亚》与《意志的胜利》并不完全一样。虽然,客观上无法回避这部影片的纳粹色彩,但是《奥林匹亚》在艺术追求上的努力,显示了她的艺术自觉和艺术本位。如果把《奥林匹亚》和《意志的胜利》纠缠在一起进行评论,无疑会造成对《奥林匹亚》阐释的“过度政治化”。所以,我们在看到纳粹法西斯主义对《奥林匹亚》的渗透成分同时,还要对其艺术性和在纪录片历史上的地位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在这部纪录片里,她试图表达的是非政治的主题。1958年,里芬斯塔尔在《奥林匹亚拍摄手记》中回忆说,当时她为这部片子确立的主题是:运动竞赛,运动的美,奥林匹克精神。她要表现紧张激烈的竞赛过程、运动员健美的体魄、敏捷的身姿以及他们在运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力量,还要体现出一种奥林匹克精神竞赛的精神,并追溯这一精神的发生发展以及它对全世界所具有的影响。她用大量镜头展现运动员健美的体魄与动作,乃至刻意运用从古希腊运动员的雕像到当代奥林匹克运动员健美躯体的幻化镜头,意在接通古希腊人体美的人文传统。希特勒对《奥林匹亚》也赞赏有加:“她赋予了这部影片以我们时代的使命和命运。这部作品赞美了我们党的强壮和优美,它是独一无二的,不可比拟的。
”戈培尔和希特勒将影片中的“身体”政治化,当然具有法西斯主义的意图,带有明显的政治意图伦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欣赏。后来,一直有论者发出这样的议论:影片中古希腊奥运会场的废墟其实是有意地传达了纳粹德国一种循环的历史观,对男性强健的躯体的写真以及对运动中的竞争强调始终洋溢着纳粹所强调的种族意识,生存斗争哲学。这种把渗透进影片的纳粹主义因素予以夸大化的“过度政治化阐释”,在一定程度上有损于对这部纪录片艺术品质

重估《奥林匹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8888u
  • 文件大小32 KB
  • 时间2017-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