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改革与教学实践.ppt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2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改革 与教学实践 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
一、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课程改革状况
内容
传统状况
目前现状
教学管理
学年制
学分制
课程体系
学科系统化
工作过程系统化为主
教学内容
重理论
理实一体化、工作过程内容
教学方式方法
教学资料
教师、教材、课室为中心
统编教材
学生为中心、学习站为中心、一体化教学、行动导向
工作页、工具书、教学资源库等
课程评价
以终结性评价为主
企业参与的多元评价、过程评价
其中最为核心的是课程体系
第一阶段: 2000年“四改三”的学制改革
动机: 汽车产业发展,企业人才需求;生源结构发生变化。
条件: “四改三”的学制改革
成果:以小轿车技术为主教学定位,由原来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
专业课三段式的结构改变为公共基础课模块和专业课模块,选修课。
课程调整与整合
序号
整合后的名称
整合内容
1
汽车机械基础
《机械制造基础》、《工程材料》、《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原理与机械零件》、《液压与液力传动》
2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汽车构造》发动机构造部分及《汽车维修》发动机维修部分内容
3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汽车构造》底盘构造部分及《汽车维修》底盘维修部分内容
4
汽车构造拆装实习
用汽车拆装实习形式,完成工具使用、汽车拆装技能及初步掌握原《汽车构造》的基本要求。
第二阶段: 2001学分制改革
动机:学生成绩差异大,实施分层教学,适应学生个性发展需要。
条件:学分制的推行
成果:专业中设置不同的专门化方向,引入了素质教育的理念,注重了学
生认知能力、职业能力的形成和个性的发展。课程体系的结构由必修课模
块、限选课模块和任选课模块组成。
第三阶段:2003年专业课程模块化改革
动机:增加动手机会,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班级增多,实验课
不能及时安排。
条件:本校翻译了美国ASE课程标准。
成果:建立了十个集理论实操一体化的模块化学习站,编写了校本教
材。
第四阶段:2004年尝试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改革
动机:提高实操课的教学效果,让实操课更贴近企业实际工作。
条件:参与教育部技能紧缺型人才培养培训方案制定;学校与丰田
公司合作、多名教师去德国学习、国内课程专家开始关注学校层面
的课程改革。
成果:编写了实操工作页,。
第五阶段:2006年系统地进行学习领域课程改革
动机:企业调查显示:企业关注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否符合
企业的生产需要,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即关键能力)是否能
适应将来的工作岗位。
条件:市教育局统筹推进与课程专家的直接指导,学校前一阶段教学
改革的积淀。
成果:建设了各课程的教学场所,编写并公开出版了新课程用的课程
方案和学生工作页。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方案
文化及专业基础课(钳工实训、维修厂见习、汽车构造拆装实训等)
汽车车身修复课程
汽车机电维修
课程(十门)
汽车商务课程
企业实习
及专业拓展课程
专业拓展课程
(含整车实训)
专业拓展课程
第 1 学年
第 2 学年
第 3 学年
一般专业课程
钳工实习
汽车机械基础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应用
控制系统和调节系统基础
汽车维修基础
汽车构造与拆装(发动机和汽车底盘)
汽车维护
核心专业课程
汽车发动机机械维修
汽车发动机电器维修
汽车发动机控制系统检测与维修
汽车传动系统维修
汽车制动系统维修
汽车悬架及转向系统维修
汽车自动变速器维修
汽车空调系统维修
汽车车身电器维修
专业拓展课程
汽车网络系统的检测与修理
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
汽车维修接待
汽车附属装置的安装与调试
汽车配件及仓库管理
汽车维修中级工考证训练
学习领域课程体系:汽车运用与维修(机电维修方向)




公共基础课
红色为学习领域课程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改革与教学实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fxl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2-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