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苏联)尼奥斯特洛夫斯基
作品简介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名著之一,也是世界文学中最激动人心的作品之一。小说叙述了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一生,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优秀布尔什维克形象。,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是一个新时代的英雄,也是几代共产主义信仰者心中光辉的楷模,同时也是奥斯特洛夫斯基一生的写照。小说发表后,引起巨大反响,主人公保尔也成为苏联及我国青年学习的榜样,激励人们奋勇向前。
作者介绍
1904--1936。苏联作家,11岁开始当童工,1919年加入共青团,便参加国内战争,1923到1924年担任乌克兰共青团领导工作,1924年加入共产党。由于参加斗争,病情恶化。1929年全身瘫痪,双目失明。1930年,他用自己的经历,写成这本书。受到同代人称赞。1935年底,苏联政府授予他“列宁勋章”。1936年,病发,在莫斯科逝世。
尼古拉·阿历克塞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当过童工,饱尝过屈辱。十月革命后投身于捍卫苏维埃政权的斗争。1920年秋在战斗中负重伤,转到劳动战线,跳进第聂伯河打捞木材,因而患上伤寒和风湿症。后来又因劳累过度,健康日益恶化,终于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他以惊人的毅力和病魔斗争,在病榻上创作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他在致友人信中写道;“只有我们这样的人,只有像我们这样发疯似地爱生活、爱斗争、爱那新的更好的新世界的建设工作的人。只有我们这样能够了解并且看到生活的全部意义的人才不会随便死去,哪怕只有一点机会,就不能放弃生活!”1934年冬,他开始写《暴风雨所诞生的》。小说以1918年末到1919年初国内战争为背景,反映乌克兰人民击败波兰侵略者的英勇斗争。全书原计划写三卷,作者只完成第一卷便去世了。
背景写作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俄国十月革命前后(1915年至20世纪30年代初)这一段历史时期为背景,描绘了当时的社会变革、阶级斗争和各阶层人物的心态。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沙皇的黑暗统治结束了,无产阶级专政政权建立。新生的苏维埃国家面临着严峻的任务:对内摧毁旧的国家机器,镇压反革命势力,积极开展经济建设;对外抗击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保卫新政权。这部小说真实生动地反映了这一段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不愧为苏联革命建设的伟大史诗。
剧照
情节速览
第一阶段:
年少无知、惹是生非、受尽凌辱阶段。
第二阶段:
革命意识初步萌发,走上革命道路阶段。
第四阶段:
凭着崇高的理想,顽强的毅力,实现生命意义的伟大阶段。
第三阶段:
英勇顽强、斗争经验逐步丰富的成熟阶段。
主要人物
(爱称:保夫鲁沙,俗称:保夫卡) ——保尔童年时的朋友,红军战士,共青团区委书记
——谢廖沙的姐姐,——红军师政治部工作人员,共青团省委常委
——红军战士,——码头工人,货运码头共青团书记
——机车库共青团书记,共青团区委书记
——水兵,党的地下工作者,省肃反委员会主席,军区特勤部副部长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