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宽窄巷子旅游开发商业模式及其运行问题
唐 克 陈 凤
[摘要]我国对历史街区保护立足于可持续发展,将历史街区的文化保护与商业开发融为一体,用动态方式保持历史街区的延续性,由此形成了近年来对历史街区旅游开发的商业形态。成都宽窄巷子的旅游开发是独具特色的“商业模式”,从模式建构理论上系统分析其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和运行特点,可确认成都宽窄巷子商业模式的性质基本属于政府主导,企业化运作型。这一商业模式运行成效集中体现在具有明确的战略目标,其实现路径突出四个保障:创新机制,整合资源,强化管理,市场化营销。这一商业模式虽然在文化保护中需要调整一些错位现状,但总体上为历史街区保护与开发探索了一种较为可行的商业模式。[关键词]非物质文化;历史街区;旅游开发;文化保护;商业模式;宽窄巷子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26(2012)10—0147—06
作者简介:唐克(1960一)。男,吉林长春人,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陈凤(1986一)。女,四川内江人,西南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行政管理。四川成都611130
一、研究背景 动员原住居民搬迁工作。邀请了历史、文化、艺
历史街区反映出某一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和术、建筑、考古等方面专家组成“宽窄巷子历史文社会文化,具有特殊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历化保护区专家委员会”,指导历史文化保护工作。史街区作为城市历史文化脉络的延续,不仅遗留在保护老成都原真建筑风貌的基础上,宽窄巷子下城市过去的足迹,象征着整座城市文明个性的被打造成为一个秉承成都少城、满城历史文化精
髓,整合成都原真生活、品味休闲娱乐、精致餐饮
印记,更是居住在这座城市里每一个人心灵和情
服务、时尚精品零售、高档酒店会所等多元化服务
感最后依附的精神家园。近些年历史街区的商业
的综合商业街区,是成都与全国各地文化交融、成
性开发渐成趋势,继上海新天地开发之后,各地出
都与世界目光交汇的老成都的新客厅。
现了福州“三坊七巷”模式、苏州“桐芳巷”模式、
目前对宽窄巷子的研究多是涉及改造项目规
北京“南池子”模式、成都“宽窄巷子”模式等。宽
划和历史文化保护方面的问题,本文的研究是基
窄巷子模式是这批旅游开发中效果较好的模式之
于模式建构理论对宽窄巷子旅游开发商业模式进
一。
行探讨。学者把商业模式大体分为经济模式、运成都宽窄巷子是“千年少城”城市格局和百年 营模式、战略模式等类型,从多角度认识商业模传统建筑的最后遗存,是北京四合院气韵和老成式,其中从企业关联性角度认为商业模式是指企
都居民风味所融合的文化“孤本”。这里既有康熙业在保持整体战略目标不改变的前提下整合企业王朝时期的传统文化,同时又有清末民初的西方可实现的结构体系及制度安排;心1从企业竞争形文明元素,更有老成都人“逍遥自在,行云流水般, 态角度认为商业模式是指能使企业运行的内外各
安逸神仙似”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成都市政要素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高效率的具有独府于1986年将宽窄巷子与大慈寺、文殊坊一并作特核心竞争力的运行系统。[3](眦3’本文依据上述为成都市三大历史文化保护片区。[11 2003年成都理论认识,从项目运作的流程角度出发,研究其模市政府决定将宽窄巷子
成都宽窄巷子旅游开发商业模式及其运行问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