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理论课教案
教学内容
乒乓球的规则和技术动作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乒乓球运动的概况,能知道乒乓球运动的简单规则。
2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讲解,80%同学掌握乒乓球技术动作。
3情感目标:对乒乓球运动产生兴趣,乐于参与乒乓球运动的练习。
教学重点
知道乒乓球运动的概况
教学难点
能初步学会和运用乒乓球运动的简单规则
导入部分
乒乓球发展简况
乒乓球运动于19世纪末起源于英国,流行欧洲。乒乓球运动的特点是球小、速度快变化多,趣味性强,设备比较简单。不受年龄、性别和身体条件限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较高的锻炼价值,比较容易开展和普及。
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为五个阶段:
1、欧洲全盛期——
最初运动员使用木制球拍,速度慢,旋转也不强,因此打法简单,只是挡来挡去,胶皮出现后,开始有了削下旋的防守型打法,这种打法曾在欧洲流行一时。
2、优势转向亚洲(日本)——
五十年代日本长抽打法称霸乒坛,结合快速步法,击败了欧洲的下旋削球,从此上旋打法占了优势。
3、中国直拍近台快攻打法崛起世界乒坛——
五十年代中国也开始上世界乒坛通过参加几届世界锦标赛,总结正反面的经验在技术上保持了快和狠的特点,训练上狠抓基本功、形成和创造了以“快、准、狠、变”技术风格,直拍近台快攻打法。(举例说明)
4、欧洲的复兴欧亚对抗——
在中国发展的同时,欧洲选手他们从失败和挫折中总结经验教训,学习并发展了日本弧圈球技术,创造了他们的以弧圈球为主结合快攻和以快攻结合了弧圈球这两种打法。70年代以来中国也创了正、反手高抛发球,发展了推挡技术中的加力推,减力挡和推挤弧圈球,增加了正手快拉小弧圈球,正手快带弧圈球等技术。(举例说明)
5、进入奥运时代,欧亚竞争更加激烈——
88年乒乓球列入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各国更加重视乒乓球的普及和提高。
展开部分
乒乓球基本理论
通过上课每个学生都应该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知识:
1、球、球台、场地:
球的直径40毫米、,颜色为白色和橙黄色。
,,,颜色为绿色、蓝色两种。
,场地长14米宽7米。
2、站位在击打距离:
近台:50厘米以内的位置
中近台:50-70厘米以内位置
中远台:70-100厘米以内的位置
远台:1米以外的范围
3、击球路线:
五条基本线路:右方斜线、右方直线,中路直线、左方斜线、左方直线。
4、击球时间:
分为五个时期:上升前期、上升后期、高点期、下降前期、下降后期
5、球拍击球部位:
分为上部、中上部、中部、中下部、下部
6、击球点:
指击球时前后位置、远近距离、高低位置。
7、握拍法:
基本上分直握法和横握法两种
直握特点——出手快、正手攻球快速有力
横握特点——照顾面积比较大、反手便于发力,也便于拉弧圈球
8、提高击球质量五大要素:
制造适度弧线、提高快攻的速度、增大击球的力量、掌握多变的旋转规律、控制回球的落点
1教师提问:你们对乒乓球基本理论了解多少?
2教师画出击球的五条基本线路
3教师用粉笔画出球运动的五个时期
4教师用直拍和横拍球拍分别给同学做握拍方法,让同学们心里体会
三、基本技术
1、站位与姿势
2、步法——单步
乒乓球理论课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