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初中音乐《八音和鸣》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八音和鸣
适用年级
七年级
所需时间
两课时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
本教材是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初中音乐实验教材,是2001年春最早在教育部立项的三套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音乐实验的人文内涵。新音乐课标明确提出:“音乐与相关文化是音乐课人文学科属性的集中体现教材之一。本课是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八音和鸣》。本教材编选“相关文化”的内容,丰富音乐教育,是直接增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学习领域。”强调音乐与社会生活、与姊妹艺术、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联系。是新音乐课标又一闪光点,这种学科定位,结束了过去音乐学科作为术科的历史,是中小学音乐教育打破学科中心、摆脱专业化教学怪圈的得力措施。湘版实验教材在体现音乐教育的人文内涵与相关文化方面有独到的编排和精巧的设计。重点:认识常见的民族乐器。难点:听赏《将军令》、《紫竹调》。采用多媒体课件。
感知民族音乐,特别是传统民族器乐,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和爱国主义情操的重要手段。本单元以“八音和鸣”。八音是古代以制作乐器的材料为依据,将中国民族乐器分成的八个类别: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在学生了解这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现代民乐分类:吹管、弹拨、拉弦、打击,重点感知其中部分乐器的音色特点。本单元有两个听赏专题。第一个专题《吹打震山河》以中国传统乐曲中最负盛名的《将军令》为听赏材料,通过感受乐队音响,学生模仿演奏,从而认识吹打乐音乐特点:音响强烈,风格粗犷,善于表现富有气魄、威武雄伟、波澜壮阔的场景和热烈火辣的情绪。第二个专题是《丝竹绘美景》,让学生听赏江南丝竹《紫竹调》,重点感知二胡、笛子的音色,领略丝竹乐的江南情韵:清新秀丽、流畅委婉。最后安排听赏
“女子十二乐坊”的演奏录音,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弘扬民族文化的热情。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够说出常见的民族乐器的名称及其分组,能够辨别它们的音色。
,听赏《将军令》、《紫竹调》,能够用语言描绘其音乐意境。
过程与方法:认识并了解常见乐器的名称及分类,聆听一些民族器乐曲,让学生感受民族器乐曲的韵味和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民族器乐曲的了解和欣赏,让学生能够真正喜欢中国民族音乐,懂得继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意义。
对应课标
音乐与相关文化是音乐课人文学科属性的集中体现,是直接增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学习领域。”强调音乐与社会生活、与姊妹艺术、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联系。是新音乐课标又一闪光点,这种学科定位,结束了过去音乐学科作为术科的历史,是中小学音乐教育打破学科中心、摆脱专业化教学怪圈的得力措施。湘版实验教材在体现音乐教育的人文内涵与相关文化方面有独到的编排和精巧的设计。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
?
专题划分
专题一: 了解八音以及民族乐器的划分,欣赏《紫竹调》和《将军令》探究丝竹乐与吹打乐的特点。        (1 课时)
专题二:    领略我国古代乐器骨笛、埙、编钟、编磬的魅力。   (2 课时)
专题一
了解八音以及民族乐器的划分,欣赏《紫竹调》和《将军令》探究丝竹乐与吹打乐的特点。
所需课时
1课时 
专题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民族器乐曲的了解和欣赏,让学生

初中音乐《八音和鸣》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86979448
  • 文件大小127 KB
  • 时间2017-12-1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