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感染性腹泻分离培养技术与药物敏感试验技术.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感染性腹泻分离培养技术与药物敏感试验技术
张晓兵
(肇东市第一医院黑龙江肇东 151100)
【摘要】目的:探讨感染性腹泻病原菌分离培养技术与药物敏感试验技术。方法:选取2015年3月~12月收治的感染性腹泻住院患者43例便分离培养技术与药物敏感试验技术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对急性感染性腹泻粪便,检出致病菌18株,其中贺氏菌属16株,肠炎沙门氏菌1株,绿脓杆菌1例。结论:腹泻病原菌种类繁多,实验室不可能对所有可能引起腹泻的病原菌都进行培养。为保证获得较高的检出率,可以对患者进行腹泻病原菌常规培养。
【关键词】感染性腹泻;分离培养技术;药物感试验技术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1-0078-02
肠道细菌学实验室主要从事临床感染性腹泻的病原学诊断,是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一个功能单元。在国内各级医院,肠道细菌学实验室或隶属于检验科的临床微生物室,或隶属于感染病科而成为一个独立的实验室。不论属于哪种模式,都必须符合临床实验室管理的基本要求和拥有肠道细菌检验的基本技术。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急性感染性腹泻性腹泻住院患者43例,其中男22例,女21例,年龄10~80岁,平均年龄42岁。腹泻每日3~10次,一至数日不等。便为稀水样便,粘液脓血便伴里急后重,多有发热,体温38~40℃。
方法
,直接在非选择性琼脂平板上放置灭菌的
μm孔径大小的醋酸纤维素滤膜。将10~15滴粪便悬液置于滤膜上,在35~37℃平板培养1小时。取下滤膜,将平板在微需氧条件下,37℃培养过夜(每毫升粪便悬液菌落数>105才采用此方法)。此方法不如直接培养法敏感。采用可替代的弯曲菌平板37℃或42℃培养过夜。无血培养基Preston配方炭粉、头孢唑林、脱氧胆酸钠琼脂。用不含头孢噻吩的培养基,37%培养7天。
、稀释法和E试验法。
,故又称K-B法。将细菌涂布在琼脂平板上,再贴上含一定量抗菌药物的药敏纸片,经35℃培养后量取纸片周围的抑菌圈直径,当该直径大于等于敏感限时为敏感,当该直径小于等于耐药限时为耐药,直径在敏感限和耐药限之间时为中介。某药的药敏试验结果为敏感时,临床上可考虑选用为抗感染治疗药物,耐药时临床不能应用[1]。中介是试验设定的一个缓冲区,防止因试验的微小误差而造成结果解释决然相反的严重错误。另外,当某药药敏试验为中介时,如果能够提高该药的用药剂量(如p-内酰胺类),或感染部位该药物浓度很高(如喹诺酮类在尿中),在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时该药亦可选用。纸片扩散法的优点是结果直观和易于理解,但是,纸片扩散法无定量结果,对于慢生长菌和扩散慢的药物不适用。
,然后接种试验菌,经35℃培养,以肉眼未见细菌生长的药物最小浓度判定为最小抑菌浓度。根据稀释介质的不同,又分为肉汤稀释法和琼脂稀释法;根据培养基用量的不同又分为宏量稀释法和微量稀释法。稀释法没有纸片法药敏试验简单、方便,测定结果

感染性腹泻分离培养技术与药物敏感试验技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17-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