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卷第 4期 山东国土资源 2014年 4月
威海市刘公岛地热地质特征
王仕昌1,王晓媛2,王海宁1,邱恺毅1
(,山东济南 250013;,山东济南 250014)
摘要:通过对刘公岛地热资源地质勘查,区内岩浆活动强烈,断裂切割深度大,破碎宽度大,有一定汇水区的局部地温异常区,具备形成地热的条件。刘公岛地热温泉属于温热水型低温地热资源,其水质属于锶型低温温水型矿水, 适宜洗浴、理疗、保健,可与刘公岛旅游资源开发密切结合。
关键词:地热;地质特征;威海刘公岛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刘公岛位于山东半岛东端黄海之滨的威海湾内,东西长 ,南北最宽处 ,最窄处 ,面积 km2,距威海市区 海里
()。刘公岛自然风光优美,素有“海上仙山”和“世外桃源”的美誉。岛上峰峦叠起,植物茂密,森林覆盖率达87%,1985年,刘公岛由封闭的军事禁区正式对外开放。1992 年被国家林业局公布为“国家森林公园”。刘公岛空气清新,冬暖夏凉,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 12℃左右,是避暑、度假、疗养的理想之地。
从区域地热地质条件看,刘公岛紧邻威海市遥感解译Ⅰ类地热异常区,是地热赋存的有利地带和地热成矿远景区;并且区内岩浆活动强烈,NW 向及 NE 向断裂构造发育,区内地热地质条件与威海市宝泉汤温泉有相似之处,因而具有较大的地热资源勘查开发价值。
1 地热田地热地质条件
刘公岛地处于胶东半岛的东端,在大地构造位置上位于中央造山区大别-苏鲁造山带鲁东南折返
造骨架之一,沿该凸起东翼已有多处温泉出露。自中生代以来,受燕山期地壳运动的影响,形成
了大规模的深大断裂,使上地幔物质上涌或沿深大断裂侵入到地壳浅部,从而形成了区域温度或热流值普遍升高的背景。深大断裂带附近成为热水富集的主要区域。地下热水既有原生沉积水,也有大气降水补给成因水。大气降水经过入渗径流,在漫长的地质时期内,沿断裂带和孔隙、裂隙经地壳深部的循环运移,被围岩加热并与围岩发生水盐反应,溶解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形成地热水。
区内的 NW 向断裂及 NE 向断裂构造是该大凸起的次级构造。这2组断裂在区内控制着区内地热流体的形成、赋存与运移。区内地热资源属深循环对流型。热储为花岗岩的构造破碎带或裂隙带, 热储呈带状或点状分布,受构造控制明显,区内的 2 组构造具导热、导水的性能。威海市内的宝泉汤温泉、洪水岚汤温泉就出露在 NW 与 NE 向断裂的交会部位。
根据地质构造并结合刘公岛地球物理场特征分析研究,在刘公岛东村施工地热井一眼,井深 ,盖层封孔至 m,以下为基岩天然
井壁,热储层深度为 ~ m。该孔洗井结束及抽水试验结束后形成自流,自流量约 6
带威海断拱威海凸起的东北部[1];区内岩石主要有
3/ ,静止水位埋深为
;水位降深 ,
m d
侵入岩、变质岩组成,地层不发育,构造以断裂为主。
乳山-威海凸起是胶东东部地区最大的地质构
+
收稿日期:2013-08-05;修订日期:2013-11-20;编辑:曹丽丽
作者简介:王仕昌(1964—),男,山东安丘
威海市刘公岛地热地质特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