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小学英语从无到有,经历了这么多年的推广,可以说地位逐渐凸显,越来越被社会、学校、家长所关注。那么我们小学英语教师如何把握教材,开展有效的课堂活动,达到我们的教育教学目标呢?有据可循吗?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就是我们理论的依据,行为的方向。
《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于2012年2月1日颁布了。与2001年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相比,新版《课程标准》更清晰地阐述了英语课程的目的,提出了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语言课程性质。让语言教学回到了回馈社会实际运用的轨道。即在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提升整体国民素质,促进科技创新和跨文化人才的培养。英语学习不再是简单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还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这为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的基本理念
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
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
整体设计目标,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
强调学习过程,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优化评价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丰富课程资源,拓展英语学习渠道。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
一
二
内容标准
课程目标
一
课程目标
(一)
总目标
分级目标
(二)
一级
1
二级
2
back
一、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诸方面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有利于正确地理解语言和得体地使用语言;积极的情感态度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持续发展;有效的学习策略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发展自主学习能力。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back
课程目标结构
二
内容标准
语言技能一级目标描述
(一)
语言技能
听做
1
,如:指图片、涂颜色、画
图、做动作等
back
英语新课标培训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