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复习课教学目标
1、背诵流畅,默写准确。
2、积累文言字词。
3、准确流畅地翻译课文。
4、准确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前积累
古人常将山、水、花、鸟入诗入文,请写出相关语句。
山
水
花
鸟
文学常识
苏轼(1037—1101)
字____,号________,____(朝代)四川眉山人,与其父_____、其弟_____,并称“三苏”,为“_____”之一。
重点词语
户:欣然:念:遂:寻:相与:于:空明:盖:但:耳:
门
高兴的样子
考虑,想到
于是,就
寻访
共同,一起
在
形容水的澄澈
原来是
只是
罢了
二、句子翻译
1、念无与为乐者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的藻、荇交错从横,原来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
想到没有可以和我一同交谈取乐的人。
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整体把握
事
本文写了作者被贬黄州期间在 (地点)
与 赏月的事。
景
①默写写景的诗句 , , 。
②写景句子的内容可用4个字概括为 ,此句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 美妙境界。
③文人雅士,常借月抒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如霜月色,引发李白思乡之苦;“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似钩弯月,触动李后主亡国之痛,此文中苏东坡如何巧喻月色?
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
庭院月色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作者将月色比喻成空明的积水,写出月光的清澈透明,将竹柏影比喻成水中的藻荇,写出了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关于“月亮”的诗句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
记承天寺夜游复习课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