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生理盐水稀释地塞米松加利多卡因湿敷治疗静脉炎的效果观察.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生理盐水稀释地塞米松加利多卡因湿敷治疗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湖南省湘潭市中心医院湖南省湘潭市 411100
【摘要】目的观察生理盐水稀释地塞米松加利多卡因湿敷治疗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12月在我科输液发生静脉炎的患者60例,按发生顺序分成两组,其中用生理盐水稀释地塞米松加利多卡因湿敷者为实验组,用硫酸镁湿敷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止痛效果及静脉炎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止痛效果及静脉炎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治疗后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生理盐水稀释地塞米松加利多卡因湿敷治疗静脉炎操作简单,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关键词】生理盐水稀释地塞米松加利多卡因湿敷静脉炎效果

静脉输液既是护士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临床疾病治疗护理中的重要手段,在临床疾病的抢救、治疗和康复中占有重要地位。[1]因输液外渗致疼痛和肿胀等静脉炎现象是静脉输注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这使患者在原发病基础上增加新的痛苦,同时也给临床继续用药和再次穿刺以及护理工作带来困难。我科自2014年1-12月采用生理盐水稀释地塞米松加利多卡因湿敷治疗静脉炎患者,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4年1-12月在我科输液发生静脉炎的患者60例,其中男23例、女37例,年龄18-70岁,上肢静脉40例、下肢静脉20例、按发生顺序分成两组,其中用生理盐水稀释地塞米松加利多卡因湿敷者为实验组,用硫酸镁湿敷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于静脉输液后出现穿刺局部疼痛、红肿等静脉炎早期表现。在年龄、性别、发生部位等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实验组出现穿刺局部疼痛、红肿等静脉炎早期表现后立即采用生理盐水稀释地塞米松加利多卡因湿敷。配制比例为:生理盐水5ml 局部疼痛红肿部位上方置无菌纱布2-3层,用一次性注射器按配制比例抽取药物10ml(抽取药物量根据局部表现部位范围而定)完全注湿纱布(以不滴药滴为宜)。用药注湿纱布范围必须超过静脉炎范围,然后外用不透水的塑料薄膜覆盖并予以胶布固定。24小时内保持纱布湿润,如湿敷纱布已干随时更换,以后每天湿敷3次,每次2小时,连续3天。密切观察直至痊愈。
1-2-2 对照组出现穿刺局部疼痛、红肿等静脉炎早期表现后立即采用50%硫酸镁湿敷,每天湿敷3次,每次2小时,连续5-7天。密切观察直至痊愈。
1-3 效果评价
疼痛评价:治疗8小时后评价,显效为疼痛消失;有效为疼痛减轻;无效为疼痛未减。[2]
静脉炎疗效判断:分别治疗3天后评价,治愈为红肿热痛症状均消失;显效为红肿热症状减轻,疼痛完全缓解;有效为疼痛减轻;无效为红肿热痛症状均不减轻。【3】
1-4 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止痛效果比较

从表2可以看出,两组患者静脉炎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治疗后效果优于对照组。
3、讨论
3-1 静脉炎的发生机制
静脉输液引起的静脉炎和疼痛主要为刺激性强和浓度较高药物对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
⑴血管受到药物的化学刺激,一方面血液成分发生了改变,另一方面通过药物直接刺激引起炎症介质的释放,以及使血管内壁受损

生理盐水稀释地塞米松加利多卡因湿敷治疗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17-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