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急诊室急性胸痛患者的护理措施分析.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急诊室急性胸痛患者的护理措施分析
刘俊灵日照市莒县人民医院 276500
【摘要】目的分析对急诊室急性胸痛患者的护理措施,以供参考。方法我院自2012 年1 月起对急诊科急性胸痛患者强化护理干预,以2012 年1 月~12 月52 例急性胸痛患者为B 组,以前一年同期收治的47 例急性胸痛患者为A 组。对比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护患满意率的差异性。结果对比两组预后情况发现,B 组死亡率明显低于A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对比两组护患满意率发现,B 组明显高于A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结论在急诊科急性胸痛患者的临床处理中强化护理干预,有助于识别高危胸痛,稳定患者情绪,有助于改善预后,增进护患关系,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急诊室;急性胸痛;护理措施
急性胸痛是急诊科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胸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疾病的特征,部分胸痛症状发生后可导致猝死,而部分胸痛症状对健康无大碍,胸痛病因不同,预后情况也不同。在急诊科的护理工作中应注意观察,正确识别高危胸痛,并配合医生及时处理[1]。我院自2012 年1 月起对急诊科急性胸痛患者强化护理干预,现将护理体会分析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选我院急诊科近两年收治的急性胸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就诊时均有胸痛症状。我院自2012 年1 月起对急诊科急性胸痛患者强化护理干预,以2012 年1 月~12 月52 例急性胸痛患者为B 组,以前一年同期收治的47 例急性胸痛患者为A 组。
A 组患者年龄20~76 岁,平均年龄(&plusmn;)岁;体重48~80kg,平均体重(&plusmn;)kg;初诊为急性心肌梗死1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6 例、稳定性心绞痛8 例、急性心包炎1 例、支气管炎2 例、气胸5 例、胸腔积液3 例、带状疱疹4 例、肋间神经痛2 例、心脏神经官能症6
例;其中男性患者25 例,女性患者22 例;文化程度包括本科3 例、大专4 例、高中17 例、初中16 例、小学5 例、文盲2 例。
B 组患者年龄22~75 岁,平均年龄(&plusmn;)岁;体重49~82kg,平均体重(&plusmn;)kg;初诊为急性心肌梗死1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8 例、稳定性心绞痛7 例、支气管炎4 例、气胸6 例、胸腔积液4 例、带状疱疹2 例、肋间神经痛3 例、心脏神经官能症6 例;其中男性患者28 例,女性患者24 例;文化程度包括本科5 例、大专5 例、高中20 例、初中15 例、小学6例、文盲1 例。
对比两组患者年龄、体重、初诊结果、性别、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组间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治疗方法A 组患者在急诊处理期间接受常规护理。B 组患者在急诊处理期间强化护理干预。
接诊后配合医生进行各项诊疗操作,期间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表情,明确胸痛部位、持续时间、疼痛性质和程度。应用硝酸酯类药物或镇痛剂疼痛是否缓解。同时监测血压、呼吸频率、心率,进行心电图、心肌酶学、肌钙蛋白等检查,如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以助其及时明确诊断,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
对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气胸、胸腔积液高

急诊室急性胸痛患者的护理措施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17-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