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浅谈.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浅谈
庞丽萍甘肃省临潭县回民中学 747500
摘要:中学语文课本编选了不少古诗词,而古诗词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和重点,如何认识古诗词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与独特作用,怎样确定教学重点,如何运用教学方法,众说纷纭,教学效果也各有长短。本文将从对古诗词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独特地位与作用、古诗词教学应抓住的“三美”、如何培养学生对古诗词鉴赏品评的基本能力三个方面试加论述。
关键词: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一、古诗词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独特地位与作用
,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古诗词渗透了一定的人情美、人性美和爱国主义思想,有利于教育学生在当前信仰危机、道德沦丧、物欲横流的现实中,坚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洁身自爱,健康发展。除此之外,学习优秀古诗词不但使他们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讴歌爱国主义等丰富内容,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修养,让他们受教于潜移默化之中,得益于身心愉悦之时,对学生的整体素质产生积极影响。
、提高鉴赏水平作用不可低估。“诗是中国文学美学特质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吴功正《中国文学美学》)。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是作者的情感体验,渗透着诗人崇高的审美理想和新颖的审美情趣。在古诗词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欣赏到不同的美,从而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
,提高想象力。诗是用语言向读者的想象力提供形象的,不论是抒情诗,还是叙事诗,诗人总是凭借诗歌中的形象来抒发感情的。总之,通过想象就能在有限的篇幅里领略到无限宽广的艺术内容。
二、古诗词教学应抓住“三美”
。从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开始,古诗词中的真挚浓烈的感情无不来源于对现实生活的真切体验和感受,是积淀着人生哲理和生活意蕴的审美感情。“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只有客观事物使作家“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钟嵘《诗品》)的时候才会有好诗诞生,李后主的《虞美人》被词评论家王国维推崇备至。
他说:“……后主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王国维《人间词话》)。”所以在古诗词教育中,这一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意境有空间美,有一个存在于我们想象之中的深广的境界。意境有动态的传神美,自然界和人类生活都是生生不息充满生命活力的,意境必然会突出体现一种动态美和传神美。意境有真实的自然美,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优秀的古诗词总是“寓情于景”,意与境浑然一体。
。黑格尔说:“至于诗则绝对要有音节或韵,因为章节和韵是诗的原始的唯一的愉悦感官的芬芳气息。”诗的节奏是适应舞蹈和吟唱需要而形成的,它是人的生理节奏和生活、自然节奏的统一,人的情感的起伏、波动和生活节奏的张驰决定了诗的节奏。
三、学生对古诗词鉴赏品评基本能力的培养
。一是品读诗词,抓住“诗眼”、“题眼”是关键。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全词“诗眼”是“绿肥红瘦”,极富表现

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浅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4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17-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