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应用效果
陕西省延安市人民医院 716000
摘要:目的:观察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5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腹部手术的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和常规手术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WHO全麻苏醒期躁动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躁动程度评分0分31例,1分2例,3分1例,%,对照组患者躁动程度评分0分27例,1分4例,2分2例,3分6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结论: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在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方面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腹部手术患者
为了观察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应用效果,选择2013年8月-2015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腹部手术的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选择2013年8月-2015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腹部手术的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排除合并神经系统疾病、精神疾病、交流障碍以及全身性疾病患者。将全部患者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9例,年龄17-72岁,±;男19例,女20例;胃肠道手术8例,肝胆手术10例,妇产科手术7例,泌尿科手术14例;对照组39例,年龄18-71岁,±;男17例,女22例;胃肠道手术9例,肝胆手术12例,妇产科手术10例,泌尿科手术8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护理,术前访视、导尿,术后送麻醉室等待苏醒。观察组接受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①术前护理:向患者说明麻醉原理以及麻醉后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说明各种留置管的必要性以及可能导致的不适情况,积极进行心理疏导,建立心理防御,消除负面情绪[1]。②术后护理:取平卧位,保持呼吸通畅,及时调整患者体位和约束带松紧,严密观测患者生命体征,评估患者疼痛级别并适当给与镇静药物。
使用WHO全麻苏醒期躁动评定标准评价患者的躁动程度:
0分:患者安静,无躁动;
1分:患者吸痰等护理操作中出现躁动;
2分:无刺激作用下躁动,试图拔出留置管;
3分:强烈挣扎,需多人制动。
护理有效率=(0分+1分+2分)/n×100%。
,计数资料(n,%)经卡方检验,P<。
2结果
观察组患者躁动程度评分0分31例,1分2例,3分1例,%,对照组患者躁动程度评分0分27例,1分4例,2分2例,3分6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手术麻醉是外科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全麻苏醒期躁动是一种临床常见麻醉并发症,患者会出现交感神经兴奋,临床表现心率加快、血压上升和不当肢体行为,可能出现兴奋、妄想、语无伦次、哭喊以及无意识肢体动作,有
分析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应用效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