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凉山虫草的研究综述.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凉山虫草的研究综述.doc凉山虫草的研究综述
【摘要】凉山虫草作为冬虫夏草的补充资源,生长在海拔较低的环境,资源丰富,其基原动物与冬虫夏草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在形态等方面与冬虫夏草有明显的区别但化学成分相似;凉山虫草的镇静作用、耐缺氧作用、对细胞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等主要药理作用与虫草相似,但略弱于冬虫夏草,而毒性小于冬虫夏草,属于一种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虫草资源。
【关键词】凉山虫草;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毒性
凉山虫草Cordyceps liangshanensis Zang, Liu et Hu始载于《四川通志》,为麦角菌科真菌凉山虫草寄生在鳞翅目昆虫幼虫的子座和幼虫尸体的干燥物,产于四川、云南等省区,海拔较低。凉山虫草入药性甘,味平,归肾、肺经,具有补肺益肾的功效,主治虚喘劳嗽。凉山虫草在四川部分地区代正品的虫草,但因纤维质多,基于功效上的相似性,《四川省中药材标准》1987年版(增补本)收载了凉山虫草。近年来冬虫夏草资源问题较为突出,近缘的凉山虫草受到较大的关注,本文针对目前的关注点,对凉山虫草的鉴别、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与冬虫夏草的比较研究进行了综述。
1 鉴别
药材性状[1]本品由虫体和虫头部长出的真菌子座相连而成。虫体外形似蚕,较粗,稍弯曲,长3~6 cm ,直径6~10 mm ,表面棕褐色,外被棕色绒毛,虫体表面有环纹8~12条,头部红褐色,腹部有足9~10对,不明显,去除体表黑色的膜制物后腹足明显。子座单生,上部有时分枝,细长圆柱状,长15~25 cm ,~ mm ,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具纵棱,,顶端明显可见子囊壳突出表面,褐色或黑褐色,常有不孕尖端,长3~5 mm。质脆易断,断面黄白色,气微腥,味淡。也有文献记载,虫体细而长,表面棕黑色或黑褐色,被锈色绒毛,子座多单一,分枝纤细而曲折,长20~30 cm,~ mm,子实体头部圆柱形或棒状[2]。
组织构造[1]
子座能育部分横切面子囊壳于表面生,基部突出于子座外,卵形,黑褐色(400~740) μm×(300~450) μm,子囊圆柱形,(260~480 )μm×(8~12 )μm,子囊孢子线形,(160~350 )μm×(~ )μm。横隔明显,隔间距(10~15) μm,少达20 μm。
虫体横切面体表菌丝膜黄褐色至棕褐色,虫皮为红棕色,具光泽,体表刚毛深黄色,基部宽大,体内充满类白色菌丝,并隐约可见幼虫的部分器官,如气管、神经及残存的肠腔等[1]。
粉末特征[1~3]本品粉末呈棕褐色。体表刚毛:众多,长锥形,黄色或黄棕色,有分节,粉末中多为断头,完整者长22~65 μm,基部宽约23 μm;体表菌丝:众多,细长,不分枝或偶有分枝,黄色至黄棕色,密集交叉成团或断裂成节, μm ;体内菌丝:多呈短节状断头,分枝或不分枝,灰白色,积聚成团,~ μm, μm ;虫体组织碎片:为不规则多角形,黄棕色或棕褐色,数微米至数十微米不等;子座不育柄部碎块:外壁呈不规则长方形或三角形,外侧黄棕色,内侧白色,由许多纵向排列的细长白色菌丝组成,间隙小,排列整齐;子座柄内部菌丝:灰白色,常成束,排列整齐,间隙较大;子囊壳碎

凉山虫草的研究综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博士
  • 文件大小58 KB
  • 时间2017-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