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心理特点与教育 毕业论文.doc学习中心编号: 197
学习中心名称:江苏省江都市教师进修学校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独生子女心理特点与教育
学生
学号 10**********
专业小学教育
层次专升本
通讯地址江苏省江都市砖桥小学
邮政编码 225233
指导教师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评定表
学生姓名
徐秀红
学号
10**********
入学年级
2010年春
专业
小学教育
所属学习中心
名称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江都市教师进修学校学习中心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独生子女心理特点与教育
指导教师意见:
评分: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评审意见:
评审组长(签名)
年月日
备
注
独生子女心理特点与教育
摘要
中国的独生子女是一群具有中国特色的特殊社会群体,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一直以来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对教育界来说也是长久以来研究的对象。从当前中国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现状开始,分析当前独生子女的心理特点,由此形成的独生子女的一些心理特点,然后提出相应教育对策。
关键词: 独生子女,心理特点,教育对策
目录
摘要、关键词………………………………………………………………3页
引言………………………………………………………………………………5页
一、联系实际,分析独生子女的心理特点……………………………6页
(一)独立性差,依赖性强……………………………………………6页
(二)孤僻性…………………………………………………………7页
(三)怯懦脆弱性……………………………………………………7页
(四)逆反与任性……………………………………………………7页
(五)自尊心强,不易接收他人的负面评价……………………………8页
二、影响独生子女心理的主要因素分析………………………………… 8页
(一)父母对独生子女的期望过高。………………………………… 8页
(二)家庭教育方式不恰当………………………………………… 9页
三、综合多种因素,提高对独生子女的教育实效…………………………10页
(一)因材施教,因势利导…………………………………………10页
(二)学会分享,共同协作…………………………………………10页
(三)品德教育,学会做人…………………………………………11页
(四)放手教育,独立自主…………………………………………11页
(五)苦难教育,锻炼心性…………………………………………11-12页
结语……………………………………………………………………12页
参考文献………………………………………………………………13页
致谢……………………………………………………14页
引言
独生子女政策从1979年开始在我国实施,至今有28年了。在这28年中,已经产生了几代的独生子女,他们的心理特点和教育问题,一直是教育学界与心理学界研究的主题。他们的教育问题不仅关系到家庭、学校,也联系着整个社会,是应该受到社会关注的。据统计,1986年底,小学低年级已有80%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在中国的特殊性其影响是极为广泛。无论其从家庭方面来说,还是从教育方面来说,更进一步地从整个社会的大环境来分析,独生子女问题和独生子女教育成为当今中国一大社会问题。而这将直接影响到未来中国社会的前途。可以说独生子女的教育是未来中国经济振兴的关键。
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上不少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就已经在研究独生子女的心理有无特异性的问题。共同得出独生子女是“问题儿童”的结论。但是20年代以后的独生子女问题的研究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胡克、武斯特、基尔福等人的研究成果却提出了一系列与传统观点不同的新观点认为:1、在个人卫生方面独生子女明显比非独生子女好,饮食质量也比非独生子女好,因而身体并不比后者差。2、在独生子女不合群、不礼貌、不正直等品质比较中则无几乎没有区别,甚至认为独生子女还略好些。3、而且也不存在性格的极端性。
这两种观点的分歧是明显的,一种观点认为独生子女本身就是“问题儿童”;另一种观点认为独生子女的性格中不存在任何值得注意的“特异性”,只要教育得法,独生子女的性格特征和行为特征将会发展得更好。
近十年来,在西方尤其是美国,独生子女问题仍然是一个热闹的问题。许多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都继续作了一系列研究,但是得出了不尽一致的研究。如布莱克、赞琼夫等人认为在心理健康、自私心、孤独等方面,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并不存在差异,而塞格尔则认为:独生子女在个性方面存在着缺陷。
我国对独生子女问题的重视始于80年代初,在1980年上海市面上心理学会的学术年会上,上海市幼儿教育研究室的一篇关于独生
独生子女心理特点与教育 毕业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