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耳鼻喉科手术患儿的护理
南充市中心医院 637000
摘要:目的探讨耳鼻喉科手术患儿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根据患儿不同年龄的心理、生理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将心理护理与其他各项护理贯穿于患儿住院全过程。结论根据患儿心理状况及手术方式、类型,给患儿实施个性化的专科护理、心理护理患儿能主动配合治疗护理,哭闹或不合作的患儿下降。能和医护成为朋友,使护理、治疗等工作能顺利完成。%的患儿与护士、医生合作良好,%上升为75%,%%。
关键词:耳鼻喉;手术;护理
由于耳鼻喉科治疗范围较广,手术种类较多,特别是儿童由于其疾病的特殊性,及儿童阶段成长的特点,会出现诸多不良心理反应。临床中对不同类型手术的儿童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手术护理,使患儿能较好的配合护理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就不同类型儿童的心理状态及手术护理措施进行探讨。
1 资料和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科手术患儿总数为95人,%,暑假期间可高达8%。患儿年龄最小2岁,最大15岁,。男性患儿55例,女性患儿40例。主要的病种有:慢性扁桃体炎、慢性中耳炎、鼻外伤、鼻骨骨折、腺样体肥大、慢性鼻窦炎、鼻中隔偏曲等。
、生理活动的特点以心理护理和专科护理贯穿整个住院过程。
2 护理措施
了解患儿及家属的心理特点,态度和蔼,言语温和,及时与家属沟通,使患儿家属感觉到医护人员都关心、爱护着他们的孩子,他们的恐惧、紧张情绪会随之缓解,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小儿心理特点,针对每个患儿的具体情况,实施适合他们身心的心理护理。
各年龄段的心理护理措施
[幼儿期患儿] 此期患儿能辨认熟人和陌生人的面孔,对母亲有着强烈的依赖性。患病后,身体承受着疾病的折磨,情感比平时更怯懦、好哭,依恋感增强,甚至无理取闹。护士、家长要有耐心,特别要注意消除儿童的“皮肤饥饿感”,应认识到患儿对感情的需要有时比饮食需要还重要,他们渴望得到父母温柔的爱抚,应尽量安排父母陪护,护士也应注意多与患儿沟通,并与他玩耍,讲故事,以减轻他们的孤独感。
[学龄前儿童] 此期患儿生病后,往往容易激动,表现出不安、发脾气、寻找母亲、睡前大哭大闹或闷闷不语、拒绝饮食,夜惊、尿床等。或不肯吃药打针,不配合治疗,甚至不愿洗漱。护士、家长面对种种无理行为不可恼怒,也不能迁就,应因势利导:(1)好榜样的模仿儿童模仿能力强,可让他在一些榜样正确行为的启发下自觉模仿,别的孩子打针不哭不闹等,他会自觉模仿。(2)暗示教育儿童比更易接受暗示,通过讲英雄故事,看动画片以激励患儿的勇敢精神。
当他配合治疗时,应立即给予肯定,除赞扬、爱抚外,还可适当奖励。
[学龄期儿童] 此阶段的儿童好奇、多动,且能理解护士对治疗护理的解释。针对此特点,采取定期对患儿实施单独谈话和辅导,帮助患儿理解自己的问题之所在,逐渐调整情绪,改善行为。当患儿感觉疼痛或有不适时,应鼓励患儿说出自己的感受,并战胜它。通过与患儿一起看书,看电视,做游戏并请术后康复的小患儿现身说法,消除患儿的恐惧心理,增加患儿信任感,同时指导患儿积极的术前准备,保持良好的心态,战胜疾病
谈耳鼻喉科手术患儿的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