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入侵
主要内容
1 生物入侵的相关概念
2 生物入侵的过程和类型
3 生物入侵的形成机制及动因
4 生物入侵的危害
5 主要入侵植物
6 生物入侵的预防与控制
1 生物入侵的相关概念
土著种(native species)或本地种(indigenous species)是指分布在原生地(native range)的物种,即出现在其自然分布区及其自然传播范围内(即在其自然占领的或无需人类的直接或间接引种也能占领的分布区内)的物种、亚种或更低的分类单元。
外来种(alien species)或非本地种(non-indigenous species)是指因种种原因被引入到非原生地的物种。可以具体理解为“由于人类的活动或与人类有关的活动致使其重新分布而出现在本来不存在的地区或生态系统内的分类单元(包括种子、卵、孢子或其他形式的能使种族繁衍的生物材料)”。
非入侵种(non-invasive species)是指在引入地可以自我维持但不扩散的外来种,即居留成功的,但只是停留在引入地,没有扩散到相邻的地区、不会引起当地群落外貌显著改观、使当地生态系统的功能保持相对稳定的外来种。
入侵种(invasive species)是指在引入地建立了庞大的种群,并向周围地区扩散,对新分布区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造成了明显的损害和影响的外来种。即非土著种进入一个过去不曾分布的地区,并能存活、繁殖,形成野化种群(feral population),其种群的进一步扩散已经或将造成明显的环境和经济后果。
入侵种的确定应满足如下的四个基本条件:
①不属于所考虑国家或生物地理区域原产的物种;
②已在新的入侵区域归化(naturalization)且正在逐渐增加其丰度或分布越来越广;
③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有害物种,或至少给人类的某些经济活动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④人类往往是这些物种最初有意或无意引入的责任者
生物入侵(biological invasion)是指由原来的自然分布区域,因人类有意或无意的活动,被引入并扩展到一个新的(通常也是遥远的)区域的外来种,在新的区域里,其后代可以繁殖、扩散和维持,并且造成了一定生态灾难的过程,常常带有侵略、入寇之意。
2 生物入侵的过程和类型
生物入侵的过程
生物入侵的类型
根据入侵种的不同,生物入侵可分为动物入侵、植物入侵和微生物、病毒入侵三种主要类型。
生物入侵pp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