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治理雾霾的措施
英国
19世纪,英国进入工业急速发展期,伦敦工厂所产生废气形成极浓的灰黄色烟雾。整座城市弥漫着浓烈的“臭鸡蛋”气味。人们走在街头,甚至低头看不见自己的双脚。许多伦敦市民感到呼吸困难、眼睛刺痛,哮喘、咳嗽等呼吸道疾病高发。短短4天,死亡人数达4000多人。之后雾霭逐渐消散,但两个月内又有近8000人死于呼吸系统疾病。
英国
在付出生命的代价后,英国人痛下决心整治环境,政府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治理,包括:使用无烟燃料,推广电和天然气;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抑制私家车发展,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扩大绿化面积;着力打造低碳生态社会。时至今日,伦敦通过60年的努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果,曾经驰名世界的“雾都”,正蜕变为蓝天白云的“生态之城”。
德国
40多年前,穿过德国鲁尔工业区的莱茵河泛着恶臭,两岸森林遭受酸雨之害。而今,包括莱茵河流域在内的德国多数地区实现了青山绿水,空气清新,这与实施“空气清洁与行动计划”密不可分。
德国
通过技术手段减少排放:例如给汽车安装微粒过滤装置。德国于2007年立法补贴安装微粒过滤装置的柴油发动机汽车,并对未安装过滤装置的车辆征收附加费。
限制排放:避免燃烧木头、焚烧垃圾等行为;如果空气出现严重污染,立即采取行动快速应对:限制或关停大型锅炉和工业设备;限制城市内的建筑工地运作。
长效机制:对所有机动车设定排放标准;严格大型锅炉和工业设施排放标准;规定机械设备排放标准。
韩国
上世纪90年代初,首尔因为大气污染严重被评为世界十大污染城市之一。
随着韩国产业升级和大众环保意识的提高,首尔以及整个韩国的大气质量有了本质性的好转。
韩国
首尔对工厂、学校等诱发人口集中设施的新、扩建进行总量控制。
当北京用摇号来控制私家车时,首尔是以税费来抑制私家车的增长与使用。
同时,首尔也有“限号”:有车族可到交管部门登记,在周一至周五上班期间选择一天不开车,那么剩余的4天,经过南山隧道时拥堵费减半,而购车时税金也下浮5%。
期待中国的有效治霾措施!
世界各国治理雾霾的措施[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